十九大指出,要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移风易俗工作发出了冲锋令,也明确了移风易俗的重点。移风易俗既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打赢这场战役,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干部敢为人先、率先垂范,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在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党员干部要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

党员干部带头

01、新时代需要移风易俗

每个时代,都有适应其政治、文化、社会制度需要的风俗习惯,特别是在我们奉为传统社会典范的周朝、汉唐盛世,更是统治者极力推行移风易俗、社会风尚简朴崇德向善的典型时代。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更需要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培育适应这个新时代使命的社会风尚。

(一)移风易俗关乎社会治理。社会风尚作为一种软性的、社群性的社会控制机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较有效的约束力。一个地方风尚好了,就会极大提升地方形象。房县近些年在社会治理中着力推动外修生态与内修人文同步发展。这个发展既需要物质、利益、效益的力量,也需要精神、文化、道德的力量。而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就是这个力量的源泉。党员干部要有物质的、也有心灵的修为,既要物质富有、更要精神富足,内外兼修方能身心和悦、家庭和顺、人我和敬、社会和谐、天人合一;一个地方,既要有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蓝天永驻的绿色环境,还要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好生活,以及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政治生态。只有外修创业之美、环境之美、秩序之美、风尚之美、人文之美的客观世界,内修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汲取人文养分,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高地,升腾发展气场。

(二)移风易俗关乎兴利除弊。不良的陋习旧俗,腐蚀的不仅是社会风气,还有一个地方的文化根基。我们房县近年来在推动移风易俗、培育人情新风工作中下了很大功夫,如:叫响“忠孝礼义信简俭平顺和”十字价值观,培育“简办事、简交往、繁化简”“勤创业、俭持家、戒奢华”等新习俗,全面普及“崇简尚俭、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小事不办”的人情价值观等,都是为了夯实房县人文根脉,并将之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这场行动中,党员干部要自觉自愿的当好排头兵、引领者、践行者。

(三)移风易俗关乎文明形象。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应以价值信仰文明、心灵生活文明、行为举止文明为导向,建设积极健康文明的心灵家园。我们在人情新风治理工作中,提倡以榜样示范实现人情新风全覆盖,这个榜样就是所有的共产党员。我们制定的《关于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文明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实施办法》《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违规宴的七项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对党员干部有严格的规定,既面向操办者执纪,又追究党组织主体责任。这就从法治层面规范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因此,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发动党员干部做移风易俗的宣传者、先行者、推动者,就形成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组织在哪里文明新风就普及到哪里的良好局面,党员干部就是移风易俗正能量的形象使者、传播者。

02、新时代移风易俗,重在践行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群众既是陈规陋习的受害者,又是推行者,主观上有移风易俗的自发性要求,但受世俗观念和从众心理长期影响,碍于“面子”,往往“随大流”,不敢冲破陈规陋习的束缚,需要加以大力引导。要将移风易俗提高到意识形态高度来认识,把移风易俗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也必须加强引导。引导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党员干部的个人作风不仅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也关系到党风政风乃至社风民风的养成,因此,党员干部要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移歪风、易陋俗、立新风。

(二)要注重循序渐进。“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移风易俗、成风化人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像抓改革、抓反腐一样“纠之以猛”,也要固本培元“宽以济猛”。移风易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仅凭一个“红头文件”一蹴而就。弘扬时代新风,需要党员干部主动担当起扭转不正之风,破除传统陋俗的责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心换民心,唤起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干群共同努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一定能从根本上移除歪风陋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要坚持人民中心。移风易俗工作是一件顺民意、得民心的事,这是我们做好这件事的信心之源。比如沉重的人情债,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也引发了社会上攀比浪费的不良风气。移风易俗工作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要让老百姓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有焕然一新的改变,就要以人为本,尊重民情村情,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共治共享,做到农民的心坎上。我们在全县各个乡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290支“清风队”,制定村规民约来落实有关精神。通过村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等人群,循循善诱劝导、讲解、梳理,耐心去做群众工作,用农民的方式去教育引导农民。有些村一些基础较差的地方,群众可能思想上接受慢一点。这个时候,态度更要平和耐心,多给点时间,不能为了完成任务,粗暴对待群众,人为制造障碍。提倡的新风俗、村规民约,不能脱离当地实际,过于超出群众的接受程度,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力求使村规民约符合村情特色且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