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在本月20日,京津风水考察团再次走进清东陵皇家陵寝,着重考察了国家AAAA级景区国内顶级公墓万佛园,并进行现场教学。重温风水名著《葬书》、《撼龙经》、《玉尺经》,更加提高了对中国形势派风水的认知水平。
清东陵位于燕山山脉的南麓,距北京125公里,始建于清顺始十八年(公元1661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庞大、建筑完美的帝王陵墓群之一。清东陵的建筑,始建于顺治十八年,到1935年最后一位墓主落葬,前后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其建筑恢宏,壮观而精美。在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共葬有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2位公主,3位阿哥,共计161人。清东陵以她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1月,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
陵区依山而建,因地制宜,达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和谐统一。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昌瑞山以北为“后龙”,系来龙之地,它从陵后长城开始,向北经过少祖山雾灵山,蜿蜒起伏,延伸到承德附近,西端与密云县接壤,东面则直达遵化市。整个后龙奇峰秀岭,群山叠翠,气势磅礴,绵延不绝,可谓雄奇灵秀,令人心旷神怡。陵寝所在地,占地48平方公里。南以大红门为起点,东西分别建风水墙,总长达20多公里。风水墙随山而建,东经马兰峪向北,直达马兰关,与长城相接;西跨西大河,穿越高低起伏的丘陵,径抵黄花山南麓,围护陵区的安全。
步入陵区,峰环之间白云悠悠,白桥碧水,红墙黄瓦与苍松翠柏交映生辉,走近皇帝陵墓,与这些曾一统天下的皇对话,沧桑巨变,我与弟子和易友,也可随意在陵区触摸一树一叶,谈笑风声脚踏其地宫一睹其昔日厚葬的风采,这真是换了人间!风水轮流转,昔日皇帝生前万人之上,死后陵寝被盗,死无安宁之日。人的地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发生变化,这种历史的反差演变了一出出精彩色人间活剧。尽管它身为景区,但是世人以其为陵墓阴气重而有敬畏之心,游客中鲜有权势者或财运旺盛的企业家。我们作为风水研究者,阴阳宅风水当在研究考察范围,学术无禁忌。
一、“投环定穴”:开启清东陵的序幕
据记载:200多年前,一位江湖风水先生悄然来到清东陵,他站在孝陵左侧的青龙砂山上,仔细相度之后,只说了一句话:“大清江山三百年”。冥冥之中真的有只手在操纵清代历史,历史竟有如此惊人的巧合──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到1912 年宣统皇帝退位,整整296年,与这位风水高手所说的300年之限只差了四年。罩在清东陵的选址上的重重迷雾,增加了清东陵的神秘气氛。据说,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就曾经看中了京东125公里处的遵化马兰峪西的这块盆地,欲在此建陵。于是,推说天寿山已“无佳穴可卜”,遂“有别营遵化之议”。欲藉此再度振兴大明。但因当时内忧外患,这件事就暂且搁下了。
巧合的是,开创大清王朝的顺治皇帝,在事隔未久,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一日,他率众游猎到此,被这片灵秀山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之寿宫”。他信马由缰,登至昌瑞山顶,取马上之环,投向山下,言:“环落处为朕之穴”。后来,“环落处”成为顺治陵寝棺椁下的金井,即孝陵及清东陵总体建筑的基点。这才有了后来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皇家陵寝──清东陵。“投环定穴”之说,为清东陵的选址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二、清东陵的风水特点
皇家陵墓讲究龙势。清东陵地处燕山南麓,北靠昌瑞山,更北依承德境内海拔2200多米的“少祖”雾灵山,恰在中国三大龙脉之上。有人说,昌瑞之势自太行来,然气自长白生。言外之意,清东陵是源于长白山下的满清祖坟──永陵。当我们步入陵区,站在高处察看不得不为其所处地势之美而啧啧称奇,它既空明旷远,又雄奇灵秀,赋予了一种大自然的超常气势。当地导游介绍说,大自然赋予清东陵的神工造化远不止于此,至今,陵区范围内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仍不能被人诠释。
导游王冬说,在清东陵,一年之中有“七十二场浇陵雨”,既便是大旱之年也不例外,有时,盆地之外晴空万里,而盆地之内则是细雨连绵。在这块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从无水、旱、风、雹、蝗等自然灾害,这里风调雨顺,百姓衣食丰足。 1976年,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倾刻间,整座城市夷为平地,仅距百里之遥的清东陵,300多座大小建筑竟安然无恙。当他介绍完,脸上溢满自豪的神情。
有的风水师考察认为,清东陵不仅处在龙脉之上,而且更精准地处在“阴阳之枢纽”,因而,“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风水的理想模式藏风聚气,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有相当充足和完美的硬件条件,那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神位。
让我们看看清东陵的风水格局:
清东陵陵址正是这种典型的“四神地”。整个清东陵北倚层峦叠翠的昌瑞山,东临马兰峪丘陵起伏的鹰飞倒仰山,西接耸入云霄的黄花山,南据天然翠屏宛若倒扣金钟的金星山。更南为象山、烟墩两山对峙,形成一个险峻的陵口,名为兴隆口,整个陵区之水汇集于此,直泻淋河。风水之法,得水为上。清东陵左有西大河,右有马兰河,泻于昌瑞山两端,流经东西山麓,汇于兴隆口。水口为丙午。
清东陵以金星山为主山向,陵区的中轴线上安葬着入关第一帝顺治的孝陵,以此为中心,清东陵的其他们13座帝、后、妃陵寝,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分布在东西两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不过纵观清东陵,左侧青龙紧迫,右侧白虎飞散,明堂明显右偏。而且除孝陵后龙山为正龙正脉外,其他陵墓后龙龙气一个比一个差。皇家风水把穴位看得特重。
清代陵寝中,在地宫正中的棺椁下都有一口金井,那就是“穴”。人们常常赋予它神秘的色彩,以至帝后们“诚惶诚恐,施之以礼”。慈禧太后生前就曾亲赴清东陵菩陀峪看视金井,并把一件价值连城的珍珠手串及大量宝器放入井中。皇家金井是个聚宝盆,也招来盗墓者的眼谗,慈禧也许未曾料到她在地下不得安宁,就是这随葬的宝物惹的祸。民国初年,军阀到清东陵挖陵盗宝,昔日豪华地宫被炸得遍体膦伤。
三、考察个案
1) 孝陵: 孝陵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的陵寝,位于瑞山主峰南麓,背后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区主轴线上。后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体现了“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礼制。
该陵是清朝统治者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陵寝,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开始,向北集资布置着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牌、三路三孔拱桥及东平桥、神功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这大大小小的几十座建筑,用一条长约6公里的神路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序列。
经测,其坐山立向为壬兼亥,坤申水过堂,水走巽口,左右护砂蜿延顺頫,我认为,此陵为主陵,为最佳穴位的皇陵,后有靠山,位于昌瑞山正龙中脉,从整个陵区来看,孝陵也位于清东陵区域的正中央,最让我感到此陵独到之处的是,左侧青龙上突出的神厨库是清陵独有的特色。我想这是弥补青龙不足的措施。
2)景陵: 景陵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位于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即位于孝陵的左侧。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下马碑、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二柱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以一条宽9.70米的神路贯穿成一个完整的序列,该神路南与孝陵神路衔接,北端直达宝城,弯环如龙,盘曲有情。
景陵是清五朝在东陵界内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规模稍逊于孝陵,建筑规模总体上是以孝陵为蓝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创。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石像生缩减为5对;改龙凤门为牌楼门等。景陵在葬在葬制上也有重大变革,开创了先葬皇后,附葬皇贵妃的制度;另外还摒弃了尸体火化入葬的传统而改为土葬。景陵的建筑风格及丧葬形式大多为后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经测,其坐山立向为子山午向;呈龙高虎低,龙强虎弱之形势,后龙山壬子癸三峰秀拔,前面巽、丙午丁和坤峰秀拔。一条大水从右往左流过,出丙口,内明堂出水为丁口。景陵前面的龙凤门,正对着金星山,收揽为陵寝所用。
3)定陵: 定陵是咸丰皇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界内最西端的平安峪。 咸丰本人曾亲临阅视选址,认为平安峪“左龙蜿蜒,右虎训俯,贴身蝉翼、牛角两砂隐约缠护;虾须、金鱼二水界划分明,灵光凝聚,穴法甚真,……洵属上上吉地”。定陵由于所处的位置狭长,将圆式宝鼎改为长圆形,取得了与山川自然很好的协调效果。坐山立向为子山午向兼壬丙,依我之见,此陵并非咸丰所说的完美,明堂有点前泻,靠山并非主龙,无气势,有缺陷,明堂前有个直泻而下的斜坡,斜坡下有一条直冲出去的神道。
据说,清东陵内的定陵,其金井就不在最佳穴点上。不知何故,也不知何人将其稍稍向北偏移,落入“虎口”,致使大清皇位难以嫡传延续:咸丰的独子同治夭折之后,不得不由咸丰的侄子光绪继承帝位,而光绪再度断子,也不得不由他的侄子溥仪继位,至此,大清王朝走到了它的尽头。也有一说,认为其陵墓靠山缺陷,所以儿子同治身体孱弱;因为白虎太远,咸丰自己又短命,生不到第三个儿子就死了;因为青龙方无掩无挡,大儿子同治皇帝荒淫无能,早早去世;更因为明堂倾泻,元辰水直冲而去,以至国破家亡。
4)裕陵: 是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以西(右侧)的胜水峪,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裕陵地宫内葬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两位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共计六人。
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建有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龙凤柱头栏杆,桥两端以靠山龙戗住望柱。其坐山立向为壬兼子。其靠山与定陵和景陵相比显得低平,从龙脉上几乎没有化气就直接到龙穴,不过明堂较开阔。
裕陵有人工风水的痕迹,据史料记载,其“左右阴砂并近案稍低,应酌量培补,令微高以配山川形势”。现经考证,裕陵左右砂山及案山确实是由建筑遗留的砖、石、灰、土培补过。培补之后的龙虎砂山,蜿蜒挺隽,“不逼不压,不折不窜”,“于穴环抱有情”,起到了很好的藏风和隔景效果。进入地宫,四道门,门门偏度,各不相同,最大的缺陷是未做排水系统,地宫进水,至今地宫门口堆放抽水设施。
5)东太后慈禧墓: 壬山丙向,346度。右侧朝应峰和护砂明显高于左砂,后龙山从西方酉方发脉,丙丁坤秀拔,后龙山三支峰其中中间秀峰金星山高高隆起,以后山而论,慈禧陵更胜一筹。
其葬礼规格如同皇帝,后有明楼前有配殿和半月池。慈禧陵的“金、木、石”三绝举世罕见,三座豪华装修的贴金大殿与“凤上龙下”、“凤引龙飞”的石雕也匠心独运。这些都彰显了慈禧的权势。其地宫吸取了裕陵地宫进水教训,作了排水。
6)西太后慈安陵墓:壬山丙向347度,与慈禧同处一个墓区,但是规模和档次显然逊色于慈禧墓,后龙山不在三台峰的中间偏右,靠山软弱无力,也无半月池和明楼。
说到东西太后的陵墓,顺便提到皇帝陵的取名,皇陵的名字一般要在其死后,由后代起名。皇后和嫔妃们的陵墓则跟着皇帝陵加上方向起名,如咸丰陵墓叫定陵,其东宫慈安和西宫慈禧的陵墓在定陵东方,于是叫定东陵。除了皇后,一般嫔妃就算有独立的墓园也不可称为陵,只能叫墓。
7) 昭西陵: 昭西陵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孝庄文皇后的陵寝。
该陵座北朝南,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下马牌、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隆恩门、三座琉璃花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为地宫。
同清代其他皇后陵相比,昭西陵建筑规制非常独特:⒈其它陵园的隆恩殿均为歇山顶,而昭西陵隆恩殿是庑殿顶。⒉其它陵寝隆恩殿前仅一道门户,而昭西陵却建有两道门,相应地陵园也构筑了内、外两道围墙。⒊陵前未开挖马槽沟,未建三孔拱桥。
四、考察有感
清东陵虽为皇家陵园,占尽天时地利之便,以倾国实力打造风水宝地,但是一条龙脉开帐只会结一个穴,唯有顺治皇帝的孝陵占尽龙气,后龙五重峰,端庄秀丽,才得以荫护后面的皇子皇孙,但一代一代下葬,不可能都葬在龙穴上,所以皇陵风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宝库,也是风水越来越差,这与地宫太大阴寒等风水缺阪有关。
从风水来说,一个区域龙穴最好的只有一个地方,好风水从外形上可模仿,但是龙真穴的不可能复制。从清东陵五个皇帝陵墓来看,除陵园开山祖顺治陵墓一枝独秀外,其他的后龙龙气越来越差,这是否预示一代不如一代呢?没有永远的皇帝,没有不变的江山,风水轮流转,眼光朝前看,花落谁家神明知!走访清东陵之后,团队又来到了古典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国内顶级陵园万佛园,对万佛园的风水进行了现场勘查与教学。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万佛园与清东陵皇家陵寝的风水一脉相承。相传,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万佛园园内的山脚下的松树沟,就曾经为皇帝预选过万年吉地,可是由于当时西大河河水相隔,神路无法修过来,皇家不得不放弃这块风水宝地。
万佛园是全国唯一一座,坐落在皇家陵园风水墙内的陵园,也是集佛教文化、孝道文明、儒家文化于一身的国家4A级景区。同时也是汉地除雍和宫、五台山之外又一藏传佛教圣地。
万佛园依山傍水,引籍自然山势而建,集陵园、景区、寺庙、酒店全方位服务于一体。园内佛像六十万余尊,故名万佛园。园内供奉有释迦牟尼第二大弟子阿难尊者佛骨舍利、世界罕见的翡翠观音、鎏金三世佛等无价之宝;其中十二生肖石像生、地藏王菩萨比丘像、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图、十八罗汉四件设计小样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列为艺术珍品馆藏。
在万佛园能看到风水学中所说的藏风聚气、避风避水的风水优势。万佛园风水玄学更是浑然天成,它背靠昌瑞山,东依咸丰皇帝定陵的平安峪为龙砂;西傍小斑鸠峪为虎砂,虎踞龙蟠,气势宏伟,近有元宝山为案山,远有龙凤顶为前照。这里可见清东陵两座高大的碑楼,一座是开国的顺治皇帝孝陵的大碑楼,一座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乾隆皇帝裕陵的大碑楼。万佛园得天独厚的置身皇陵之中,殿宇辉煌,犹如人间仙境。这里占据了负阴抱阳的形式,灵山秀水,无美不收。右首高耸入云的黄花山,东坡为遵化;西坡为蓟县,这里与天津山连山、地连边。
万佛园墓葬方式为塔葬和土葬。塔葬是逐步改变人们传统的殡葬观念。让信奉佛教的广大居士和百姓,共同享受“入塔为尊”的礼遇。土葬在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虽有差别,但普遍认为死者应 “入土为安”,故有土葬之俗。
万佛园工程一期占地448亩,目前完成投资16亿多元人民币,园区绿化覆盖率达90%。设计建造各种墓地墓位3万个;主体建筑金宝塔,墓位容量8万个,能适应不同消费阶层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墓碑设计制作服务、特色落葬服务、代客祭扫服务、网上祭扫服务、祭奠商品服务等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金宝塔的晨钟暮鼓,让安葬在这里的逝者,能够沐浴佛恩,纳福吉祥。
万佛园以“建设全国一流的花园式陵园、打造佛教精品旅游区”为目标,创建以海外归侨、国内外知名人士的墓地安葬、禅修祭祖、参观旅游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