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2023年清明论坛:解构“死亡” 成就“温暖”。如何看待生死?怎样让死亡变得温暖?医疗关爱和殡葬服务该如何体现尊重生命?安乐死与安宁疗护的区别?殡葬从业者和志愿者的社会价值所在?如何让生命教育有效落地?……以上这些问题,都在3月26日举行的2023第五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上得到解答。

该论坛在北京大学会议中心举行,其主题便是“死亡是温暖的”,至于后边应该加问号还是叹号,亦或是破折号或省略号,与会嘉宾和学者通过自己研学经历以及人生阅历,给线上线下观众以独到阐释该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福寿园国际集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协办,民政部社会事务工作专家委员会、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支持。

北大2023年清明论坛:解构“死亡” 成就“温暖”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处处长张晓峰等出席论坛知名医学人文学者王一方、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北京大学卫生法学教授王岳等,来自医学、哲学、社会学、生死学、传播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医疗、殡葬等行业从业者,相关专业领域师生以及网上报名的公众人士近300人来到论坛主会场,并有近5万网友在线观看了论坛直播。

论坛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安杨主持2023第五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现场2018年,首届北大清明论坛拉开了持久探讨生死的帷幕几年来,数十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嘉宾在这里交流他们对生死的感悟,几十万计的同道和观众通过线下和线上平台,共同分享也共同成长。

当我们周围的人不回避、恐惧死亡这个话题,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死亡价值的时候,全社会也积聚了更多的智慧和力量重新审视过往对于死亡的“刻板印象”,死亡一定是冰冷的、恐怖的、至暗的吗?——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发表主旨演讲

“人们对死亡由忌讳到热烈,实际上是大家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关注,反映了我们社会和文化的进步”韩启德在“生死的沉思”主旨演讲中表示,去世是失去,也是馈赠温暖的告别充满着彼此之间爱的馈赠,唤起生者对死者的怀念,死亡既是有形的躯体消失,也是无形的生命与爱的馈赠。

“我认为其实生和死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两面,要知生死必须理解生命,想通我们活着到底为了啥”理性很难破解生死话题,更多要靠情感,最为大家接受的还是这个有情感的说法:“我们来过,爱过,奋斗过,做出了一点贡献,还留下了一点光亮,那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所以,生死问题不仅是哲学理性命题,还是一个温度的感性问题“人的生命诚如四季,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自当壮烈,死也并不凄惨让我们一起感受温暖的死亡”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致欢迎辞

“死亡是温暖的,而不是冰冷的;是善意的,而不是残忍的”周程说,近年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全社会对于生死问题深入探究,并深入到殡丧、医疗等实务环节善终这种理想,符合现代人的福祉追求,但它需要全社会,尤其需要得到当前正在蓬勃发展的安宁疗护和缓和医疗的大力支持。

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医疗服务还是殡葬服务都还发展得不够完善,如何让临终关怀和生命服务体现温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打破医学与殡葬之间的深层壁垒,以及架设生命服务与临终关怀事业的直通车,才有可能创造一个温馨的善终场所。

中国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琦谈论坛的启迪,并宣读《2023年清明论坛共识》“客观地理解,实际上人失去了温暖便是死亡在死亡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还是殡葬从业者,通过安宁疗护、临终关怀以及殡葬活动等,让死亡及其死亡后的过程充满了温馨,从某种程度上说,死亡可以是多彩的,也可以是有温度的。

”随后,来自政府部门、学界、业界等人士就“生死大事何以温暖”“生命终点如何流入暖意”相关议题展开阐述和讨论,形成并由中国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琦宣读“2023年北大清明论坛共识”:提倡全方位认识死亡,打破死亡的冰冷印象,还原死亡的温暖面貌;提倡全程的死亡关怀,医疗-殡葬协作,家庭-社会协同,创造温暖的死亡场域;提倡全人眷顾的生死观,用爱与尊严延续逝者的生命荣光。

★★★★★学术探讨:生死大事何以温暖 ★★★★★主论坛环节,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发表题为“死亡:何以温暖?从医学叙事到殡葬叙事”的演讲“死亡不是一个点,我们今天研究认为,死亡是一个线甚至是一个面,它包含很多的内涵。

”王一方认为,通过死亡叙事从医学到殡葬的拓展,可以在各个阶段改变死亡认知的基线濒死的故事不再是奔赴黄泉,而是遽归道山,寄情桃花源;临床死亡的故事不再是因病抢救无效,而是医者尽心,没有遗憾;生物学死亡的故事不再是一抔黄土,一缕青烟,而是长眠大地,皓月当空;社会学死亡的故事不再是人去楼空,万般无奈,而是遣悲怀,寄哀思,尊逝礼葬,追思慎远,故人难忘。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发表题为 “清明里的诗和远方”的演讲“清明,当我们扫完墓,走走看看旁边墓碑上面的彩色照片、碑文诗句,伴着陵园里若有若无的音乐,完全没有悲伤和痛苦,一样有诗和远方”。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带来演讲“清明里的诗和远方”作为一名肿瘤外科医师,顾晋见到太多的生死别离,而至今他仍记得姥姥去世时,“当时妈妈平静地在她耳边说:‘您放心地去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

’姥姥安静地闭上了眼睛”因为见到许多的癌症晚期患者的痛苦,他一直在探索不一样的别离,自从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建设安宁疗护中心,他一直为实现病人的尊严而战,而他提醒学生最多的是,“要知道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倾听病人的声音,尊重所有尊重的人。

”目前,中国大陆安宁疗护的需求很大,但起步晚,发展慢,近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经开始积极推动安宁疗护事业CCTV主持人、节目评论员白岩松发表题为“死而不亡者寿——古人的智慧与当下的生死观”的演讲“我非常坚定地认为,正是由于死亡在人生的终点处,所以才逼着人生去变得更好。

”白岩松特别善于讲故事,由此他认为中国古人对生死本有着豁达的智慧,生命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过程,而死亡恰恰是终点处的一面镜子,反过来照射着人生,让我们必须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空间更加精彩他通过回顾中国海葬和遗体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认为社会文明和人们的生命观都在不断进步,死亡未必是全部的结束,生命的故事可以一直流传下去,这就是《道德经》中的“死而不亡者寿”。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中江发表题为“死亡的安顿”的演讲“如果我们因为惧怕死亡和逝去而痛苦,其实不是因为逝去本身困扰我们,主要是我们不能摆脱对逝去的某种看法的影响”王中江总结了中国哲学中有关死亡和逝去的主张、立场、态度、安顿和智慧,其中包括:人的逝去和死亡是人生的无奈;人生是痛苦,人的逝去和死亡也是痛苦,但又是解脱;人的逝去和死亡不过是自然的过程,死去既是新的人生的开始,又是人生的快乐;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死生是人生的复归和回归;死亡是人生最好的休息等。

他说,要打破“乐生恶死”的传统观念,学会坦然面对人生——平静、安详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卫生法学教授王岳发表题为“安宁疗护相关法律问题”的演讲“死亡是每个人早晚都要面对的与其去纠结‘为什么我先退房你们都不退’,不如扪心自问,你珍惜过在房间里的每一天吗。

”王岳认为,无论贫贱、富贵,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而作为医者,如果能把帮助病人作为行医的目的,就能在帮助病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做很多事,比如,每天从列出的人生清单上划去一些项,就意味着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他说,要加强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让人们懂得惜时如金的道理,还有体现尊严,如此,规范表述而无歧义的遗嘱尤显重要,为此他2019年曾拟《医学遗嘱书》等示范文本,规范目前中国的临床授权委托行为此外,中国卫生法学会等单位还在联合推动规范未成年人安宁疗护程序,弥补现存规范中未针对未成年人的不足。

★★★★★ 实践探索:生命终点流入暖意 ★★★★★宸冰阅读文化传媒创始人、北京读书形象大使宸冰(李琛)发表题为“记得·懂得·超越死亡依然相遇”的演讲“直到目睹她的死亡,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还是不懂她,原来我从不曾知道她竟是这样无私的爱着我……”

宸冰(李琛)讲述了母亲离世的经历,并借与母亲的和解,重新看待了自己的生命历程,重新拥有了来自内心的安全感与自信演讲中,她通过一个个充满感性和质感的故事说明提升自我的必要性她说,有一本热销书《秋园》,是70多岁的杨本芬奶奶在自家厨房的小板凳上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记述母亲一生颠沛流离,又跟着父亲受尽人间苦难,在丈夫去世后独自养大家中子女的故事。

“问她为什么写这本书?她回答,如果我不写下这样一个故事,我的母亲就会跟万千的、上亿的人一样默默地消失掉,她的生命只有我记得,只有在记录的过程当中,她的生命才会一直存在”国内生死学和生死教育探索者、《旅行中的生死学》作者陆晓娅发表题为 “创造与珍惜:生命最后的黄金时间”的演讲

“我想在让死亡变得温暖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他们在默默地奉献着我不敢说我能代表他们,但是我想我在这里大家知道有很多人一起在努力”陆晓娅说,有研究发现,相当比例接受安宁疗护的病人出现了生命状态短暂的“逆转”,使得患者在临终之前有了一段宝贵的“黄金时间”,而且活过了预期生存期。

在这个“窗口期”,有的患者享用了很多美味,还有完成了“四道”人生——道谢、道爱、道歉、道别,还有的在病床上完成了信仰的皈依,立了遗嘱,还有一些人说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遗言另外,还有很多患者,他们即便是到生命的终末期,仍然希望去反哺那些关心过帮助过自己的人,“这也是我们想研究的一个课题——反向的生命关怀和反向的临终关怀”。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孙伟发表题为“骨肿瘤科里的医学人文”的演讲“我们不断总结与病人的沟通技巧,特别注意在科学治疗外再辅助一些医学人文的东西,让我们的治疗有一个温暖的过程”孙伟介绍,有一种疾病叫骨肉瘤,大概在10-20岁间发作,5年生存率仅仅只有60%-70%。

也就是说,10个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孩子里,至少有三四个要离开我们而在中国,每年新发的儿童和青少年骨癌患者约1万人,如何与他们沟通生死是艰难的问题医院为此开展了阳光学堂、绘本伴读、童影留声等爱心服务和人文活动,并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合作设立“公济青少年骨癌公益基金”……孙伟认为病是科学问题,病人则需要考虑情感、感受、承受力等,因此医学需要科学精神,更需要人文关怀。

原航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寅发表题为“给生命终点流入暖意”的演讲“是什么让我退休了还要接着去干,是我们帮助痛不欲生的患者缓解了疼痛,让他能够睡一个好觉,而且能够让不接受亲人即将离世的家属能够坦然面对”。

刘寅说,退休以后选择在一家民营医院从事安宁疗护工作,每天动力十足,而今天她给大家分享了5个临终关怀的例子,比如成功调解过父子矛盾,让一个孤独而善良的老人静静离去,也帮助许多患者了却了临终心愿,等等她说,对我们来说,有辛苦也有收获。

临终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结局,更看到了这个人的生命轨迹,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与其说是我们在帮助患者,不如说他们在渡我”这句话令现场的人感动,也让她清楚地看到,安宁疗护可以给生命终点汇入暖流福寿园国际集团生命教育推广讲师顾洋发表题为“探索之路:从生死教育到生命桌游”的演讲

“我想成为白事领域第一位‘搞红事’的红娘”福寿园国际集团生命教育推广讲师顾洋介绍了由她自己设计开发的四款生命桌游,将“死亡”以游戏化的方式呈现,并与现阶段年轻人关注的相亲交友、择业就业等话题联系起来,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福寿园已开展260余场包括生命桌游在内的生命教育课程、讲座、论坛与体验活动,累计参与单位1600家,受众人群超过20万人次“今天我们分享了这么多故事,有的温暖,有的悲伤,也讨论了那么多的法理、学理、常理,也探讨了很多新奇的想法。

”安杨说,其实,生命教育本身就是温暖的,大家来到这儿见到新朋老友心里就暖洋洋的,生命教育的这些人都是带着热情从事这件事的,这个热情就是一种暖意!中国社会报《殡葬周刊》记者 陈 华 卢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