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化殡葬的发展契机及其反思 北京墓地陵园,北京墓地网,北京墓地价格表,北京墓地排名分布,合法墓地大全 当我们深入考察数字化殡葬的概念及其可能时,看到的其实不是殡葬,而是人类在科学技术下对生命与死亡的新理解、新体认,以及如何沟通生死的观念问题......因此,数字化殡葬背后的人性、 人心才是人们应该关切的。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近年来,数字化殡葬成为殡葬领域不容忽视的发展方向,无论是网络祭奠、祭祀、追思,还是告别仪式上的影音、数字化产品的配套使用,都表明了殡葬业已经朝着数字化时代迈进。

论数字化殡葬的发展契机及其反思

数字化殡葬或者说殡葬的数字化发展形式很多,诸如电子产品、影音工具、互联网的使用,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把古老而相对滞后的殡葬业也纳入数字化体系中,并进行不断地尝试数字化殡葬真正涉及的是人类对自身与外界的理解问题。

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对人类的殡葬事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网络原住民的出现,丰富了人类对自身的理解,特别是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让数字化殡葬有了相对完整的世界图景,而虚拟世界的不朽形象使得永生这个话题瞬间捕获人心。

0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殡葬提供了前提总体来说,殡葬的数字化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把现代元素引入传统殡葬行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殡葬,使之变得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适应人们的习惯;第二,建立在现代科技之上,从生死观念开始,彻底改变人类的殡葬形态,把殡葬相关的事情、工序等全部数字化,转化成数字化的传承、储存、呈现模式。

这两种理解是数字化殡葬中的两极,前者代表着传统人士和古典主义者的看法,后者则是新兴人类追逐的潮流两者之间似乎也有中间派无论是坚持多一些现代元素,还是坚持多一些传统元素,人们都徘徊在这两极之间,因为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殡葬业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与数字化产品的普及。

近两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人们逐渐熟悉了网络祭奠、祭祀、追思等形式,在网络上通过便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而殡葬公司则通过互联网加快了殡葬数字化的脚步互联网的出现,数字产品的大量运用,使得数字化殡葬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段短短的感人视频,可以是追思会上动人的亮点;一段影音配合得当的图像,会引起到场之人无限的遐想;逝者音容笑貌的电子化重现,则会直击亲人的灵魂总之,互联网技术为数字化殡葬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和发展契机02

网络原住民的生命观为数字化殡葬提供了切近的生死图景互联网出现了若干年,但不同年代出生的人对它的理解与认知是不一样的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出生的人称作互联网移民,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人称作互联网原住民,这两者对于互联网世界的观念和体验有着巨大差别。

对于习惯了互联网的新生代来说,他们的世界,一切都可能与互联网有关,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显然,互联网创造的是一个技术互通、不断延续拓展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身份和形象,在商品交易、游戏、社交、网络婚恋中,现实中的自我与网络世界的自我,实际上是有较大区别的,甚至可以说,网络世界里那个“我”才是经常被人们提起和认可的人。

因此,人物的设定、角色的扮演仿佛不再需要全部生命性情的投入,只需要一个被包装经营出来的人设则可人们在这样的世界里,跟陌生人谈心事、掏心窝,跟熟悉的人却装不认识,跟邻座的人通过网络来打招呼,诸如此类都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简言之,人们在网络世界里生存,它已然与现实的生命、真实的生活拉开了距离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网络原住民会把网络世界看成更加真实的存在,网络世界里由数字化、数据包和流量构成的生命,塑造了他们日常的体验与感受。

显然,在这样的世界里,人类的生命都是由这些数字化的形象呈现出来的,数字可以不断被重复、复制、延展,使人们坚定地认为,生命可以在网络世界里不断地组合、建构、重复,哪怕网络卡顿、电脑死机,在网络世界里留下的数字痕迹却可以永远存续下去,甚至被还原、追踪。

因此,一朝进入互联网,人的生命在数字化意义上就实现了持存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对于网络原住民来说,仿佛真的成了“庄周梦蝶”一般难以区分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身份与角色,但无论哪一种情况,身处互联网中的我们仿佛都可以无限地延续。

也就是说,互联网中的生命有一个明确的缘起,同时,其变化能测,而且没有生灭简言之,网络世界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技术令生命不死的前景生命的痕迹在网络世界里一旦留下了,就不再可能被取消,因此,这种暗示让网络原住民越来越感受不到现实生命“一逝不返”的体验。

因为对他们来说,数字化的网络世界里,生命是可以被还原的,死亡就像游戏结束时的节点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它不过意味着下一轮游戏又可以开始了,人们并没有绝对危险的死亡感受死亡在网络时代变成了一个难以理解的东西,虚拟世界的死亡太无足轻重了,游戏中的死亡不过随着一声叹息或者一段结束音乐就轻轻地溜走了,那些认为可以通过技术来控制死亡的人,更是把自己在虚拟世界的主宰形象挪到了现实世界中。

网络世界的出现,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宰制,可以说真正威胁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生死图景,人类在网络世界的不死形象正逐渐进入数字化殡葬的各种产品之中03虚拟世界的生命不朽为数字化殡葬提供了人类永生的前景无论人们如何批评当下的一些年轻人、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游戏,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世界的虚拟生命观已经在这些新生代的网络原住民身上打下了重重的烙印。

我们知道,人类永生不死,这种不朽的愿望与追求,事实上一直潜藏在人类的心中生命有限的人类,向往无限的心灵和精神生命,人们意识里这种类似悲剧性的夙愿始终无法被取消简言之,肉身有死,而人类却不愿如此,人的精神并不想就此消失。

这种愿望与尝试在数千来的历史中不断更新,炼丹术、巫术、神话、宗教等,创造了无数不朽的形象,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或许都没有当今的科学技术这样充满如此之高的期望和信心在网络世界里,这些数据的传输和转化,本质上说就是让人们实现数字意义上的不朽。

技术让一切都可以转化还原成“0”“1”之类的代码,技术又通过这些数学组合呈现出一个丰富的世界图景来,人们在这个世界里就仿佛实现了“不死”若干年前的人物,人们可以通过技术还原,远在天边的星体都可以进行视听模拟。

也就是说,时空当中的所有存在物,包括人类生命,似乎都被现代科技纳入其中,通过数字化变成了我们世界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人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仿佛看到了数千年来的夙愿实现了:只要能在网络世界里不断传输与我们有关的生命数据,那么就可以不断组合那些与我们相关的生命形象。

更有甚者认为,可以在现实世界里不断克隆和更新人的肉身,在精神世界里不断复制和传输我们的记忆,两者结合,似乎就可以实现不朽和永生了这样一来,永生的信念就不用再求助于神灵,而是可以借助技术实现了彻底的数字化殡葬,或许有可能把这样一种永生图景当成他们努力的方向,即把一切殡葬环节都数字化、网络化,把逝者相关的数据收集起来,还原并传承下去。

这种努力存在一个风险,如果数字化殡葬最终实现,那么对于新人类来说,殡葬实际上就失去了本体地位,就没有独立的价值,更不用提与之相关的人文精神了因为在这种观念之下,殡葬不过是人类实现永生环节上的一个技术程序而已。

就当前的殡葬业而言,人们对数字化殡葬的未来与本质还缺少深入反思事实上,当我们深入考察数字化殡葬的概念及其可能时,看到的其实不是殡葬,而是人类在科学技术下对生命与死亡的新理解、新体认,以及如何沟通生死的观念问题。

尽管数字化给殡葬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我们要警惕在数字化殡葬背后那种“技术至上”的理念,以及技术宰制生命、解构死亡的倾向无论当今人类如何向往永生和不朽,但毋庸置疑的是,生命依然处在生存条件的限制中,网络世界并没有强大到可以真正解构人类死亡的程度。

因此,数字化殡葬背后的人性、人心才是人们应该关切的人类不承认死亡,这是对生命的僭越,也是一种狂妄和傲慢,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背景下需要警惕的一种思维从殡葬的角度来看,承认死亡是这个行业最基本的共识,而取消死亡,不承认死亡,试图通过技术来掩盖和解构死亡,从某种程度来说,它在着手消灭殡葬这个古老而闪烁着人性光辉的行业。

文 | 雷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