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墓这件事,对很多北京家庭来说,像一场带着重量的“考察”——要离市区不算太远,要环境能让人心安,更要在预算里找到最实在的选择。昌平的九里山和天寿公墓,常被放在一起比,一个是藏在山脚下的“自然派”,一个是打造成园林的“精致派”,今天就试着把两个地方的“里子”“面子”扒开了说,帮大家理理性价比的账。先说最实在的交通。九里山公墓在昌平崔村镇,离市区不算远,走京承高速转昌崔路,或者京藏高速走北六环,大概40分钟到1小时就能到;要是不想开车,坐地铁昌平线到南邵站,再打个车15分钟也能到。天寿公墓在南口镇,位置稍微偏一点,走京藏高速要多绕几公里,但他们家有免费看墓班车,从德胜门发车,定点接送,倒也省心。论日常扫墓的方便度,九里山更适合常开车的家庭,天寿的班车对没车的老人友好些。再聊聊大家最在意的环境。九里山的“底色”是原生的——背靠九里山,前面就是京密引水渠,园区里的松柏是种了二三十年的老苗,枝桠伸得很开,把墓区遮出一片阴凉。走进去能闻到松针的清苦味儿,小路是碎石铺的,偶有鸟叫从树影里漏下来,连墓碑都大多选了青灰色的石材,和周围的山景融得挺自然。天寿就不一样了,是那种“把公园搬进来”的设计,草坪修得齐整得像高尔夫球场,喷泉池里的水映着旁边的欧式雕塑,连每一排墓碑的间距都量得刚好,有的墓区还做了小花园,能放逝者生前的摆件。要是喜欢“规整的舒服”,天寿会让你觉得“连悲伤都有了仪式感”;但要是爱“野一点的生机”,九里山的风里都带着草木的劲儿,更像老家的后山。关键的价格账得算清楚。九里山的价格算是昌平公墓里的“亲民款”:传统立碑大概3万起步,位置好点的(比如靠近水渠的)能到8万;生态葬更便宜,树葬1万多,壁葬2万出头,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天寿的门槛就高些,传统立碑起步得5万,要是选艺术葬——比如带雕塑或者定制碑型的,动不动就10万往上走。但天寿的“贵”不是没道理:他们家的墓碑设计感强,有的是设计师定制款,石材用的是进口的印度红或者黑金沙;服务也更细,比如清明的时候有志愿者帮忙引导停车,祭祀园里提供免费的鲜花和香烛,还能预约代祭服务——工作人员会拍视频发给你,连碑前的灰尘都擦得干干净净。九里山的服务更实在,比如下葬的时候会免费帮你布置花束,平时过来扫墓,要是忘了带工具,门卫室能借到扫帚和抹布,没有花里胡哨的,但该有的都有。再听听过来人的说法。邻居张阿姨去年给老伴选了九里山,她说:“我就想让他待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以前我们俩常去京密引水渠散步,现在他的墓离水渠就几十米,我每次过来,先沿着渠边逛会儿,再去看他,像以前一起遛弯儿一样。价格也没超过我的预算,3万多的立碑,石材挺结实的,工作人员还帮我刻了老伴儿生前写的打油诗。”朋友小吴选了天寿的艺术葬,她妈生前爱养花,那个墓区有个小花园,能放她妈留下的瓷花盆:“虽然花了8万多,但我妈要是看见那个小花园,肯定会笑——她以前总说,死后要住‘有阳台的房子’,现在这个墓区的草坪能种她喜欢的太阳花,值了。”其实选墓的性价比,从来不是“谁更便宜”,而是“你最在意的东西,刚好在你的预算里”。要是你想找个“像老家后山一样”的地方,不想花太多钱,九里山能接住你的需求;要是你想给逝者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