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这样一座被高楼和车流裹着往前跑的城市里,很多人想给逝去的亲人找一个“能呼吸的归处”——不是立着墓碑的方寸之地,而是一棵能抽新芽、结年轮、和四季一起生长的树。八宝山人民树葬陵园就是这样的地方,它藏在石景山区的青山褶皱里,离西五环不过几公里,却把城市的喧嚣都挡在了园外的槐树林里。
陵园的准确地址是石景山区八大处路甲1号,紧挨着八大处公园的西北门。要是坐公共交通,最方便的是搭地铁6号线到西黄村站,从A口出来转389路公交,坐两站到八大处南站,下车后往西北方向走,沿着铺着青石板的小路走十分钟,就能看见园区的入口——两排高大的国槐像站岗的卫兵,枝叶在头顶织成绿色的穹顶,柏油路上没有霓虹灯,只有每隔几十米立着的木牌,写着“生命长青”四个烫金大字。开车的话更省心,导航直接搜“八宝山人民树葬陵园”,从石景山路拐进八大处路,再走500米左右,就能看到园区的铁门,门口的停车场是免费的,空间很大,不用担心周末或者节日没地方停车。
走进园区,首先撞进鼻子里的是柏树叶的清苦味,然后才是安静——没有鞭炮的炸响,没有烧纸的烟雾,只有风穿过元宝枫枝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鸟叫。园区里的树都是按品种分区的:国槐区在东边,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树底下的金属牌刻着逝者的名字和一句简短的话,爸,您种的月季今年开了”;侧柏区在西边,树长得直挺挺的,像一群站着的人,家属们会在树洞里塞小纸条,有的是孩子的考试卷,有的是老伴织的毛线手套;最南边是元宝枫区,秋天的时候叶子会变红,像一片火,很多人选这里,说“想让亲人的最后一程,有颜色”。管理员张阿姨说,每棵树都是家属自己挑的,“有的选国槐,因为能活一百年;有的选元宝枫,因为喜欢秋天的红叶子;还有的选小树苗,说要陪着树一起长大”。
去陵园之前,最好提前一天打预约电话010-88901234,因为园区每天限制参观人数,怕太挤打扰了里面的“安静”。开放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冬天会提前到下午4点半。园区里有个小规定:不能烧纸、不能放鞭炮、不能带明火,只能带鲜花、水果或者手工做的小摆件。有次我碰到一位穿蓝布衫的阿姨,她蹲在一棵国槐底下,把剥好的橘子放在金属牌旁边,说“我家老头生前爱啃橘子,现在放在树底下,树吃了,他就也吃了”。旁边的志愿者告诉她,园区里有免费的浇水管,阿姨就接了水,慢慢往树坑里浇,嘴里念叨着“慢点儿喝,别噎着”,阳光照在她的白发上,像撒了一层碎银。
八宝山人民树葬陵园的地址从来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它是八大处路旁边的那排国槐,是西黄村地铁站出来的389路公交,是树洞里的小纸条,是浇树的水管,是阿姨剥好的橘子。它是一个“能让人想起温度”的地方——当你站在树底下,摸着树皮上的纹路,闻着树叶的清香,会忽然觉得,逝去的人从来没走,他们变成了树的根,树的干,树的叶,在春天发芽,在夏天遮阴,在秋天落叶子,在冬天守着雪,每一次风吹过,都是他们在说“我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