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火葬文化正在消失随著社会变迁,中国传统的家庭族群渐渐分崩离析,老人死后可办或简办丧事经常出现。甚至,把老人的遗体在家里放几天都成了奢侈,更不用说孝子孝孙齐聚家仆为老人奶娘了。

长此以往,“祖宗崇拜”文化还有扎根的土壤吗?留守老人,倔强地坚持作为世界上最有人情味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族群观始终是世界各国的楷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琴瑟和鸣……这些优良的民族传统随著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都已慢慢消失。

中国传统丧葬文化正在消失

在我老家,就算是进入2000年以后,回到老家还能看到大街小巷满满的大人小孩可20年过去了,现在每次回家入目的是满眼荒凉,就算是白天也不见踪影几个人在街上晃悠,偶尔有一两位老人佝偻着走过,还没来得及试着招呼就躲进了自家院子。

对自己而言,曾经冷清的子孙其乐融融似乎是久远的传说,如今的冷清孤守,才是再正常的生活习惯而且,现在遇到很久不见踪影的人也都真的疏远陌生,不想多理睬民间火葬文化消失,承载的“儒家思想”还能存多长时间?如今,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进城务工人员自学已成潮流,而这些只有一个孩子的老人,依旧倔强地回到农村。

老张是一位农村“白事情”的“老执”,虽然他已近80高龄,依旧执着地回到农村,只为帮这些老人举办一场体面、冷清的过世仪式老家的村子大,鼎盛时期有5000多人口,回到老家的老人也就许多前些年,随著老人们的岁数渐高,几乎每个月都有几位老人过世,而自己的孩子都要从城市赶回来办理后事。

到了这个时候,孝子孝孙就要捧着“仪程”挨家挨户跪拜Ayen帮老张总是第一个晓得,并按照传统的习俗指点自己请人、哭孝、火化、备宴、开奠、人位、起坟、安葬……一套正规正矩的流程下来,都要3天时间在那时候的农村,老人们很注重传统的火葬文化,连带着自己的后代也跟着敬畏。

就像《百鸟朝凤》里说的那样,“生前名严重不足,身后名来凑”,而且,这是孝子孝孙表现儒家思想的唯一机会而且,绝大多数人家都办得比较隆重可现在,太多人愈来愈不在意这些了除了直系亲属回家外,绝大多数人选择为了工作和孩子的自学继续回到城市,不必回来。

而且,如今的“白事情”已说不清楚当初的注重程度,许多老人都是悄悄地办酒席酒席,请隔壁邻居和夏斯利帮,草草处理了事老张有时候会感慨人心如水,但也知这是社会大势,计较不得家人就会劝解他搭理了,新社会新风尚,无人能与大势抗衡。

可是,他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嘴里却不以为然,总真的这样下去不是好事当我传承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文化”都说不清楚,家庭关系还能靠什么维系呢?祖先崇拜的文化,是中国人的心灵家园《周礼》曾言:“国家大事,在祀在戎”对家庭而言,祭拜先人则是维系家庭团结和信仰最重要的仪式象征。

西方学者研究汉文化时,始终羡慕中国人没有信仰之争,因为我崇拜的是“祖先文化”随著民间火葬文化渐渐消失,祭拜先人的礼仪愈来愈简化,直到有一天再没人记得这些风俗文化,到那时,我引以为傲的族群关系、家庭观念,还能流传多长时间呢?

中国人从小就晓得“无国不家”,也晓得“无家不国”,当愈来愈多的人不必认识到“家”的重要性,血脉中慢慢去除传统的民俗文化,自己的心灵家园又将在哪里安放?如今,愈来愈多国人走向海外,或是认贼作父,或是歧视母国,或是背叛祖宗?许多人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学校教育”严重不足,可有没有人认识到这是“祖先崇拜”文化灌输的缺失……

如果,在自己心中始终有一个念念不忘的家,有耳濡目染深入骨髓的“祖先文化”,类似的事会如此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