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冬至节 那外国人怎么悼念逝者呢?在中国,各省的冬至习俗虽有不同,却都以凭吊祖先为主轴。细细盘点,中国人一年到头,祭祖的节日竟有冬至、中元、寒衣和除夕四个之多,涵盖春夏秋冬各个季节,对先祖的尊崇可见一般。

然而,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敬祖”精神吗?外国人有哪些拜祭祖先的节日和活动?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以外的非洲又有什么样的凭吊习俗?日本盂兰盆节 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在祭祖风俗上与中国颇有些许相似,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便是盂兰盆节,这一节日定于农历七月十一,事实上就是中国的中元节,前者为这一节日的佛教称呼,后者是道教称谓。

中国人有清明节 那外国人怎么祭奠逝者呢?

佛教称此节为“盂兰盆”也大有讲究传说佛陀弟子目连在得道之后,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用他们的道眼观察,辨认出母亲在鬼神道中受苦,想用钵盛饭给母亲吃,但饭每送至母亲口边,就化为灰烬目连只得求佛陀救赦母亲,佛陀说目连救母需借助菩提僧众之力方可。

要实现此法,可于七月十一众僧修行圆满之时,敬设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养菩提僧众,方能得到他们的帮助,由是诞生此节 对日本人而言,盂兰盆节的重要程度仅次于春节,虽然这三天没有被定为全国的法定节假日,但大多数公司在制定全年假期时,都会把这一节日因素考虑进去,安排员工的假期,短则3天,长则10天。

到节日期间,日本的各大城市与春节时期的北京、上海相仿,偌大的东京、大阪城不再忙碌,地铁空空荡荡,人们纷纷返乡祭祖在农村,室外墓地往往在住宅附近,家中也大多设有魂龛,熄灭迎魂火和送魂火,以此悼念祖先。

城区之内,则是以墓园凭吊为主,日本人会带上菊花或是白色的花朵、水果等到墓前凭吊,如果逝去的亲人好烟酒,他们也会供上酒和点着的香烟在墓前,口中喃喃,心里念念,同已故的亲人叙说现状,既为尊重,也是倾诉,祈求祖先的保佑。

韩国寒食节 在韩国,也有四大传统节日:春节、寒食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剩下三个节日,中国人都极为熟悉,之于寒食节,其实也就是中国冬至节前1-2天 关于寒食节的由来,目前较为主流的说法是晋文公为逼贤臣介子推出山辅佐社稷,命令举火烧山,大火三天方熄,介子推母子被烧死山中,悔恨不已的晋文公命令那天要全国禁烟火、吃寒食,由此得名。

虽然中韩两国对寒食节的来发源有争论,但据文献记载,韩国人过这个节日起步也极为早,在韩国高句丽时代,便有大臣返乡扫墓、禁止在寒食行刑等措施而到了朝鲜时代,寒食节就已经沦为一种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此时,朝廷都会在王陵和宗庙前举办盛大的拜祭活动,民间也有各自的拜祭,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水果、点心、酒酿等简单的茶礼以飨祖先。

在古代朝鲜,寒食那天除凭吊以外,还有多样的活动,迈入现代文明社会后,却灰鳍扫墓祭祖这一项寒食之日,民众会到各省墓园追思、清扫,还会给旧坟植上捷伊草皮,称为“改莎草” 不过近年来,韩国人似乎对这一节日越看越淡,甚至有不少韩国媒体发文抱怨民俗风味正在褪色,连墓地在寒食时都显得极为冷清。

柬埔寨亡人节 在柬埔寨,与中国冬至相对应的是亡人节这也是一种别有趣味的故事: 传闻一群商人搭乘帆船沿海路经商,抵达一种岛屿时,天色已晚,商人们便在此歇下岛上的饿死鬼辨认出白胖的商人,想要受寒一顿,商人们不得已便与鬼神的鬼王争辩一番,他们告诉鬼王,他们以生意养家,是妻儿依靠。

鬼王听后不免感动,诉说他们的苦衷:在孤岛上,多年无人拜祭,没有食物,若放商人而止,不知何时才能受寒为求生路,商人保证今后当父传子、子传孙玉皇鬼族鬼王思索许久,答应放商人而止,但每月北风起时,需编织船只,上挂粮食、稻谷、豆子、芝麻等食物漂浮以供。

自此,这一节日世代相传,每月佛历10月1日至15日,当北风吹拂的时候,柬埔寨就迎来了亡人节,这是目前亚洲地区时间最长的节日,尽管如此,柬埔寨人在这段时间里却一点也闲不下来 从亡人节的第三天开始,柬埔寨各省民众就开始带着供品到佛寺凭吊,这导致了不论佛寺大小,从里到外都挤满了人,这段时间里,每个人至少需要走访调查一家佛寺,若能走访调查超过七家佛寺,则意味功德圆满。

在亡人节的15天中,每日凌晨四点,善男信女都会拿着好几团好几团的糯米饭、糕点、香蕉、蜡烛等等,放在盘中,涌进在佛寺大堂,听僧侣诵经在第14天,很多家庭要包粽子,一部分赠送亲友,另一部分则带到佛寺中拜祭。

亡人节的最后三天,几乎所有人都在佛寺涌进,三五成群,共进午餐民间各省还有水牛赛跑、摔跤比赛、棍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德国万灵节 11月2日,在万圣节的次日是万灵节,也是西方世界一次大规模的“祭祖”活动,欧洲、北美洲很多地方都会有相关活动。

相较于中国历史悠久的冬至节,万灵节的历史渊脉也不逊色,公元11世纪,克吕尼主教奥狄洛建立这一节日,13世纪后,流传开来,沦为普遍的节日 随后的数次宗教分裂、宗教改革之中,万灵节伴随宗教的扩张也在全球范围内播撒开来。

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外表高冷、深受哲思根植的德国人,节日当天,很多德国人会到墓园悼念逝者,除缅怀,悼念形式也有些许“迷信”味道: 在家中,德国人同东方世界有着同样的风俗,他们会准备面包、牛奶、水等食物以飨逝者。

个别地区在当天晚上一定要吃燕麦粥,他们将谷粒视为炼狱中的灵魂,吃掉几颗,就代表着救出了几个灵魂屋内还要点上很多蜡烛,表示活着的人维护逝者安宁 当人们进入墓园后,会将“圣水”洒在逝者的墓上,他们坚信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减轻逝者在炎热地狱中的痛苦。

同时,在墓前供上食物,熄灭蜡烛在自杀的亡者面前,则不能点蜡烛,因为这象征着逝者的后代也会沦为自杀者 和前三天万圣夜的嬉笑打闹极为不同,万圣节和万灵节之间的夜晚,人们宅居在家,街上人烟稀少,因为他们坚信此时街上到处飘荡着鬼魂和魔鬼。

刚果的扫墓节 源于种种历史传统以及当今的世界格局,或许一种中国人对欧美的拜祭传统会有所了解,但在这两股“主流”以外的非洲,又什么样悼念逝者?在翻阅资料后辨认出,非洲式的习俗确实令人惊异,这也难怪被谑称为“故事会学科”的人类学对非洲青睐有加。

在刚果,面对刚刚离世的死者,人们会有家仆仪式这与中国古代的家仆大不相同:死者亲属会在死者的家门前不停哭跳,直到死者下葬为止夫妻之间的仪式更为夸张、奇异,丈夫死了,妻子要水米不进、边哭边跳、光着上身在地上悲痛欲绝地来回翻滚,称要他们的悲伤。

一种村落中有其他人死的话,全村妇女都要在村道上,边哭边跳向死者道别,且除总统的汽车以外,举国上下其他车辆都不得遮挡、超越灵车,称要悼念 到了每月的10月1日,是刚果的“扫墓节”,全国放假三天,此时我们似乎又能看到“现代文明”的曙光:全家老少身着黑色礼服,带着鲜花、食品和烛灯,供奉于先人陵墓之前,同先人低声言语、缅怀哀悼,接着,要拔除墓地边的杂草,并将杂草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