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殡葬乱象,助力乡风文明,当前农村殡葬的现状当前农村殡葬改革工作总体来说形势向好,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农村死人与活人争地,“入土为安”的思想观念还有广泛社会基础,普遍存在火化后,“二次入棺”土葬现象。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逐渐演变出现火化后违规建设“住宅式”墓地等现象。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逐渐演变出现火化后违规建设“住宅式”墓地等现象受传统丧葬习俗影响,封建迷信活动依然存在,盲目攀比与虚荣心理作祟使得厚葬之风盛行建立永久性墓地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趋势,造成大量的基本农田因永久性墓地占领而失去耕种价值,这将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务必引起殡改决策层高层的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殡改政策。
二、当前农村殡改工作存在问题:(一)大操大办丧事现象严重现在社会上一直有一些家庭,薄养厚葬情况依然严重,老人在世时不讲赡养,去逝后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还有一些死者家属讲排场、爱面子的风气盛行,出殡或祭扫时燃放烟花爆竹、烧纸钱,丧葬陋习加重了群众负担,浪费了土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
特别是在中部平原地区的丧葬习俗主要以自家操办、邻居帮忙为主,从死者去逝到出殡,连续几天的宴请,死者家属身心疲惫,多花出很多所为活人颜面的冤枉钱(二)关于火化后入棺土葬问题当前农村中人因病等去世安葬,总体来说都能够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火化殡葬,然后在入棺土葬。
这样做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和浪费一是火化在农村还是不容易被接受的,火化时,火化车及随行车辆和人员的开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最低要1000元左右;火化后还要购买一个骨灰盒,一般的要1000--2000元,好一点的要4000--5000元;三是回到家骨灰盒无法安放(安放骨灰盒的公用墓地费用较高)。
还要二次入棺土葬,现行农村的棺木,质量一般的在5000元左右;中等的在8000--9000元左右;上等棺木的在1-2万元之间不等四是安葬还要举行仪式,人员众多,喇叭唢呐,形式隆重,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初步估算,人去世后的安葬开支一般在8万元--10万元之间,当然还有更高的。
这对于农村收入水平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应该是巨大的经济负担(三)违规私建“住宅式”墓地等问题突出一是当前在农村老人去世等,除了采取上述火化、骨灰盒、入棺安葬外,不少群众用水泥浇铸、石材搭砌、建造亭台楼阁等永久性坟墓和“住宅式”墓地,硬化墓也越建越豪华,且有越演越烈之势,规模越来越大,死人与活人争夺土地现象日趋严重。
二是石材墓碑占地面积较大,一般都要在15--20平方米以上,且占据基本农田的较多,一旦安放永久性石材墓碑,将永久性失去该面积耕种的权力,同时严重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土地流失的后果不可想象。
三、几点建议:(一)积极编制规划,推进公益性墓地建设加快编制殡葬服务一体化项目规划,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公益性墓地城乡居民的公益性墓地发展规划应纳入各级政府建设发展规划之中,调整用地指标,统筹谋划按照“保护生态、方便群众、总量控制、相对集中”的原则,督促和指导镇、村积极编制公益性墓地建设发展规划。
把乡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规划,列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破解制约农村殡葬改革发展的难题(二)坚决执行殡葬改革,提高“火化”率火化后一律不允许二次土藏,骨灰盒存放点由政府免费或低价费用提供,进入公益性墓地,统一管理,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骨灰盒去处问题。
(三)积极稳妥处理农田坟头,确保18亿亩可红线从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长治久安大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殡葬改革措施对于一部分特殊群体,需要土葬的,必须向基层政府报备,做到深埋深藏2米以下,不许留坟头为确保殡葬改革政策的落实,建立完善关于严格制止新建和严厉打击建立永久性墓地的长效机制。
每年组织一次清理坟头行动,彻底解决可耕地坟头越建越多、越建越大问题(四)加大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文明氛围各级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殡葬改革的政策法规及其重要意义;同时,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
各级党员、干部带头从简丧葬,带头下葬公墓,引导广大农民改陋习,树新风村(社区)要利用村规民约来约束大操大办丧事的现象,农村办丧事可以适当保留民俗,但要杜绝封建迷信引导群众逐步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理念,使依法殡葬、文明办丧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让文明良俗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