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相关答复透露殡改政策看点,8月中旬以来,民政部陆续公布了几份对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案、建议的答复。8月30日,民政部经商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全国政协委员仰协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行绿色殡葬的提案》进行答复;8月15日,民政部经商中央文明办、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对全国人大代表陈静提出的关于“遏制殡葬乱象 助力乡风文明的建议”进行答复;9月11日,民政部经商自然资源部,对全国人大代表廖成臣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西部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建议”进行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行绿色殡葬的提案》收悉其中,关于“培育绿色殡葬文化、统一规划并把绿色殡葬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建议,对做好殡葬工作很有借鉴意义,民政部将认真研究吸纳经商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现答复如下:。

民政部相关答复透露殡改政策看点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殡葬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殡葬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通过推行殡葬改革,倡导节地生态安葬,改变陈规陋习、发展现代文明礼仪,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殡葬管理方面,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绿色殡葬文化氛围不浓、殡葬设施规划建设薄弱、殡葬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绿色文明节俭殡葬新风各地民政部门抓住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媒体宣传、社区宣传、活动宣传等方式,发挥殡葬服务机构宣传阵地作用,加强殡葬法规政策宣传,积极培育绿色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

广电总局积极指导广播电视媒体综合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和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殡葬新风正面宣传,大力报道各地各有关部门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推动殡葬改革的相关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深入阐释绿色殡葬对环境、经济、社会、生活等产生的积极影响,弘扬厚养薄葬和绿色殡葬理念。

二是加强殡葬安葬(放)设施规划建设,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把基本殡葬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将支持殡仪馆、骨灰堂建设纳入社会服务兜底工程,2016-2019年,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8.7亿元,重点对已达危房标准、设施陈旧的县(市、区)殡仪馆实施改扩建,对已达到强制报废年限或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火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积极建设县(市、区)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

为加快农村公益性安葬(放)设施规划建设,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省份编制印发了包括农村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在内的殡葬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全面推广不占地、少占地、绿色生态的安葬方式。

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具体实施意见,对选择树葬、花葬、骨灰深埋等节地生态葬法明确奖补办法  三是推动《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民政部一直高度重视殡葬领域法制建设工作,为解决法制建设滞后问题,2004年开始着手启动《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先后于2005年、2015年、2018年三次报送修订草案送审稿,目前修订工作仍在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