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炎黄陵园,玉兰落得铺了一地,沿着步道走,能看见几棵树底下立着掌心大的石碑,刻着“归林”“守春”之类的小字,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像有人在轻声喊你名字。这两年,来这儿选树葬的人越来越多——不是为了“省钱”,是想给亲人找个“会长大的家”。

常有人问,炎黄的树葬到底多少钱?其实没有固定答案,就像每棵树都有自己的姿态,每个树葬套餐也藏着不同的心意。陵园的王姐在这儿工作了十年,她说:“最早来选树葬的是老人,怕给孩子添麻烦;现在好多年轻人也来,说‘我妈爱花,要选能开玉兰的树’‘我爸爱钓鱼,得找湖边的柳树’——他们要的不是‘便宜’,是‘对味儿’。”

炎黄陵园树葬几个价格-1

价格的差异,藏在“树的性格”里。比如最受欢迎的“常青守护”套餐,选的是油松或侧柏,价格大概一万五到两万。这类树四季常绿,冬天雪落在枝头上,像给逝者盖了层软被子,家属来的时候,能摸着深绿的针叶说“你看,今年又长粗了一圈”。而“落叶归根”套餐选的是国槐或银杏,价格一万左右,适合喜欢“四季分明”的人——春天抽嫩芽,夏天遮阴凉,秋天落金叶子,冬天枝桠疏朗,像把逝者的一生,变成了可触摸的四季。还有“景观陪伴”套餐,在湖边或樱花道旁,价格两万到三万,比如那排临湖的柳树,风一吹枝条扫过水面,家属能坐在长椅上,看白鹭飞过去,像和逝者一起“逛公园”。

除了树的种类和位置,配套服务也会影响价格。比如刻字碑,用汉白玉的比青石贵三千——汉白玉细腻,能刻下逝者的小爱好,爱养金鱼的老周”“喜欢织毛衣的陈姨”;而青石更厚重,适合刻“山河无恙,盼君归”这样的句子。还有每年的养护费,五百块,师傅会定期浇水、修枝,甚至在树下铺点草皮,不让泥土露出来——“毕竟是‘家’,得收拾干净”,王姐说。

去年清明遇到张阿姨,她摸着国槐的纹路说:“我家老郑生前爱养鸟,现在树底下总有人喂麻雀,早上一来就听见喳喳叫,像他还在阳台逗鸟。”她选的是“落叶归根”套餐,一万二,连刻字碑带养护费都算进去了。还有刚工作的小夏,选了最便宜的梧桐套餐,八千块,她说:“我妈走的时候我刚毕业,没能力买贵的,但这棵树能陪我一辈子——我结婚的时候来拍张照,有孩子了带他来认树,像我妈还在看我长大。”

其实在炎黄,树葬从来不是“简化的葬礼”,而是“更深刻的陪伴”。你买的不是一个冰冷的位置,是一棵会发芽、会落叶、会长大的“亲人”。就像陵园门口的牌子上写的:“最好的告别,是让他变成风,变成叶,变成每年都能赴约的春天。”

炎黄的树葬价格,从来不是数字游戏,是把“思念”换算成可触摸的温度——你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给亲人买了一个“永远的春天”,一个能每年都能回来“看看”的地方。风一吹,树叶沙沙响,那是他在说:“我在这儿,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