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的地铁13号线里,张阿姨攥着一束用旧报纸裹得严严实实的白菊,跟旁边的大姐念叨:“我三年没去八达岭看老伴了,听说现在进个公园都要预约,公墓也得排号?”这句话像颗小石子,沉进我心里——最近总有朋友问:疫情之后,八达岭人民公墓到底还用不用预约?

要不要预约”,答案其实藏在“时间”里。前阵子帮家里老人查公墓官网时,特意打客服电话(010-69121334)确认过:如果是清明、中元这样的“大日子”(比如清明前后两周,中元节前后三天),那是一定要提前预约的,不然到了门口可能进不去;但要是平时的工作日——比如周一清晨的薄雾里,或者周四下午的暖阳下,甚至秋冬季节的冷门时段,直接去就行,不用刷任何预约码。客服姑娘还笑着补充:“周末得看情况,普通周末没人挤,但要是赶上节气前的周六,最好提前一天查公众号,有时候人多会临时启动预约。”

去八达岭人民公墓还用预约吗-1

真要预约的话,操作其实很简单。最省心的是关注“北京市八达岭人民公墓”公众号,点菜单栏里的“祭扫预约”,填姓名、身份证号、日期和人数(最多3人),一分钟就能搞定。不会用手机的老人,要么让子女代约,要么打客服电话——就是高峰时段电话容易占线,得有点耐心。提醒一句:预约成功后一定要截个图,门口的安保师傅要看二维码,别等进去时翻半天手机。还有些小细节得记牢:公墓不让带明火,最好用鲜花代替烧纸;开车去的话,停车场不用预约,但高峰时要排队,建议早半小时到;身份证揣在兜里,有时候会查。

其实预约这事儿,换个角度想是件好事。客服说,以前清明的时候,八达岭高速出口能堵两公里,公墓里的步道挤得人贴人,想蹲下来给墓碑擦个灰都得排队。现在预约制把人流量摊开了,每天最多接待三千人,既能让大家安安静静跟亲人说说话,也能避免疫情反复。要是实在不想凑高峰,公众号里还有“线上祭扫”——点进去选“云献花”“云留言”,敲几段心里话,跟现场的感觉差不了多少。我有个朋友试过,说隔着屏幕看到墓碑的照片,突然想起去年陪妈妈去的时候,风把妈妈的白发吹起来,跟今天屏幕里的阳光一模一样。

去八达岭人民公墓还用预约吗-2

那天在地铁上,我把这些话跟张阿姨说了,她把白菊往怀里拢了拢:“那我就选个周三上午去,不用预约,也不用挤。”其实说到底,祭扫的核心从来不是“有没有预约”,而是那份记挂——是白菊上的晨露,是擦墓碑时指腹沾的灰尘,是蹲在那里说“我挺好的,你放心”时的温度。不管是预约还是直接去,不管是现场还是线上,只要心里有那个人,这条路就永远不会迷路。

去八达岭人民公墓还用预约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