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朝阳区的家庭来说,为亲人选一处“永远的家”,朝阳陵园是绕不开的选项。不是因为它在网上的评价多高,而是路过园区门口时,总能看到有人捧着花慢慢走,脸上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只有一种“终于把你安置好了”的踏实——毕竟,告别从不是终点,好好安放才是对过往时光最温柔的回应。

朝阳陵园坐落在朝阳区东五环外的温榆河畔,紧邻京承高速的黄港出口,开车过去大概40分钟,就算没车,坐公交到“黄港村”站再走10分钟也能到。园区里的景象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没有高耸的石碑林,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国槐和银杏,连 pathways 都是用青石板铺的,踩上去有淡淡的青苔味。春天的时候,入口处的玉兰开得像云,秋天银杏叶落满甬道,风一吹,金黄的叶子飘到墓位上,倒像有人在撒花瓣。陵园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主打“生态人文”,想把这里做成“能散步的陵园”——毕竟,亲人从来没离开,只是换了个地方陪我们。

前阵子陪邻居李阿姨去看墓,才摸清楚朝阳陵园的价格脉络——不是一刀切的贵,而是像超市的“家庭装”“精品装”,每一档都藏着“替你着想”的心意。最接地气的“日常款”墓位,价格在8到12万之间,位置在园区的西北侧,离主入口有点远,但走过去能路过一片桃林。阿姨说她老伴生前爱抽烟,总说“抽完烟去桃林走走,闻闻花香能解乏”,所以选了这里——虽然位置偏,但每两个墓位之间有棵小松树,夏天能遮太阳,冬天能挡点风,比小区楼下的抽烟区舒服多了。碑型是简洁的芝麻白花岗岩,刻字用的是烫金工艺,就算过个十年八年,也不会模糊。

中间的“舒适款”更像家里的“主卧”,价格15到25万,位置大多在朝南的缓坡上。李阿姨的母亲生前最爱晒太阳,每天下午都要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织毛衣,所以选了这里——上午十点的太阳刚好照到碑前的小花坛,冬天的阳光裹着松枝的香气,比家里的阳台还暖。碑型有了更多选择:有传统的“福”字碑,刻着缠枝莲;也有现代的“简约碑”,只刻一行小字“妈妈,我想你”。材质用的是山西黑花岗岩,摸起来像老人的手掌,粗粗的却很温暖。

朝阳陵园最新价格表大全-1

最有温度的是“定制款”,价格从30万往上,甚至能到50万,位置都在园区的“C位”——比如中心湖旁边的柳树下,或者银杏林的深处。有个姓张的大哥给母亲选了湖边的位置,因为母亲生前最爱去颐和园的昆明湖散步,每次都要捡几个鹅卵石回家。现在站在墓前,能看到湖水波纹晃到碑上,像母亲当年捡的鹅卵石在发光。碑型是大哥自己设计的:碑顶刻了朵石雕牡丹(母亲生前爱种牡丹),碑身刻了一行小字“吾母高淑兰,爱花,爱笑,爱我们”,材质用的是汉白玉,阳光下像母亲当年戴的银镯子,亮得温柔。

朝阳陵园最新价格表大全-2

其实选墓位哪是看价格那么简单?李阿姨说,最省心的是陵园的服务——提前打了电话,就有师傅开着商务车来接,车上还放了矿泉水和纸巾。到了园区有个穿浅蓝制服的小姑娘陪着,从看墓位到讲手续,连“死亡证明要复印几份”都讲得清清楚楚。还有,陵园给每个墓位都建了“家庭档案”,每年会拍张照片发给家属——比如春天玉兰开了,秋天银杏黄了,照片里的墓位永远干干净净的,像有人每天在收拾。

离开的时候,李阿姨站在母亲的墓位前,摸了摸碑上的“妈妈”两个字,轻声说:“妈,这里风凉,你肯定喜欢。”风刚好吹过来,吹起她鬓角的白发,吹得旁边的松树沙沙响,像母亲当年拍她肩膀的声音。那一刻突然懂了,选墓位从来不是

朝阳陵园最新价格表大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