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站在陵园的梧桐树下,风掠过叶尖的声音总像极了亲人未说出口的牵挂。对于想在天山陵园安置亲人的人来说,"价格是多少"从来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藏着对"好好说再见"的期待——既要给亲人一个安宁的归处,也要让活着的人心里踏实。
天山陵园坐落在南京江宁的青龙山脚下,背倚青山,前绕溪水,连风里都带着松针的清苦味。很多人第一次来,都会先站在入口的"归心亭"里望一望——黛色的山影叠着错落的墓碑,每一块都嵌在绿树里,没有想象中陵园的冷清。而价格,恰恰和这份"烟火气的安宁"有关。
这里的价格大致分三类。最常见的是传统立碑墓,面积在0.8-1.2平方米左右,价格从3万元到8万元不等。比如靠近"松鹤区"的墓位,正对山坳里的放生池,阳光能晒到下午三点,价格会稍高一些;而"青竹区"的后排,被几棵老槐树罩着,价格会低个两三千。第二类是生态墓,这两年选的人越来越多——树葬是把骨灰埋在银杏或香樟树的根须旁,只立一块巴掌大的铜牌,价格1.2万到2.5万;花葬更巧,春天种二月兰、夏天换金鸡菊,骨灰和花籽一起埋进土里,每年花开时墓碑藏在花海里,价格8000到1.5万。第三类是定制墓,根据材质(汉白玉或花岗岩)、雕刻工艺定价,大多在10万以上,选的人很少,毕竟"简单、清净"才是大多数人的需求。
其实很多人问价格时,更在意的是"值不值"。天山陵园的收费里藏着很多"看不见的钱"——每块墓位每年的绿化维护费,园丁会定期修剪墓旁的灌木,把缠在碑上的野藤轻轻扯下来;清明时免费提供菊花和清洗工具,工作人员会扶一把年纪大的老人;墓道旁的路灯是暖黄色的,怕晚上来祭扫的人害怕。有位阿姨选了"青竹区"的墓位,价格不算贵,但晚风里的竹香像极了妈妈生前种的文竹,她说"钱花得值,是因为这里把想念养得活"。
说到底,天山陵园的价格从来不是"一刀切"的数字游戏。它量着青山的厚度,量着绿树的密度,也量着人心对"归处"的重量。有人选能看见山的墓位,有人选生态墓纪念爱种花的亲人,还有人选安静的后排像亲人的阳台。而最动人的从来不是价格标签,而是站在墓前时风里传来的"我在这里,别担心"——这才是天山陵园最珍贵的"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