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京密路往北走,过了孙河桥不远,就能看见天山陵园的入口——两排高大的国槐像迎宾的侍者,树荫里飘着淡淡的松针香。第一次来这里是陪朋友选墓,原本以为陵园会很肃穆,没想到一进去就看见成片的二月兰,紫色小花铺在草坪上,风一吹晃成碎紫,连心情都软了下来。
说到天山陵园的价格,其实不能只看数字,得先懂"什么是适合的墓型"。最基础的生态葬比如树葬、花葬、草坪葬,价格在3万到8万之间。最受欢迎的树葬是选一棵侧柏或白皮松,骨灰盒埋在树下可降解容器里,树牌刻着逝者名字和简短的话,像"妈妈的花园搬到了树上"。这种墓型没有传统墓碑,靠树标记,环保又省钱,很多年轻人选它,说"妈妈变成风里的叶子、雨里的根,一直陪着我们"。
再往上是传统立碑墓,价格差距大。立碑墓分区域,靠湖边的"映月区"能看荷花,12万起;后山"松涛区"被松树围着,安静得能听见松针落地声,要14万以上。碑的材料也影响价格——汉白玉碑比花岗岩贵3万,纹理更细刻字更清。有次碰到位老爷子,坚持选"映月区"汉白玉碑,说老伴生前最爱荷花,"以前每年陪她去圆明园看荷花,现在让她住荷花旁边,她肯定高兴"。销售说,这类看重"心意"的客户不少,价格不是关键,是"让逝者住得舒服"。
还有附加服务会加总价:手写体碑刻加1500块,请书法家金粉书写;绿化维护每年1200块,陵园帮忙修剪浇花;下葬仪式用鲜花铺路、司仪读悼词,加3000块。这些服务不是必须,但很多人愿意花,因为"最后一程要给亲人最好的"。
选墓时总有人问"性价比高的推荐",其实性价比是"符合需求"——老人爱热闹就选靠近小广场的位置,逢年过节能坐下来聊天;爱安静选后山"松涛区";看重环保选生态墓,省钱还留绿。
离开时夕阳拉长剑影,风里飘着二月兰香。朋友选了白皮松树葬,说妈妈生前爱养多肉,"以后每年春天来浇水,像给多肉浇水一样"。墓地价格从不是数字,是"延续的爱"——每一分钱都是给亲人选"永远的家",想起他时心里温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