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末总带着点清透的凉,八达岭长城脚下的风裹着槐叶的香,往山坳里钻——那里藏着很多人心里的“归处”,就是八达岭人民公墓。
很多人第一次找过来,都会说“原来离长城这么近”。公墓具体在延庆区八达岭镇西拨子村东,距离八达岭长城景区入口约3公里,旁边就是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自驾的话,走京藏高速到八达岭出口,沿八达岭路往西北开2公里就能看见园区门房;坐公交的话,877路到八达岭长城站后打车10分钟,或者919路到西拨子站,步行15分钟路过几棵老槐树,就到了。连出租车师傅都熟:“跟着长城的方向走,错不了。”
进了门才知道,这里不是想象中冷冰冰的墓园。公墓依山而建,背靠军都山余脉,山坡上的侧柏四季深绿,像给山披了件厚外套;山脚下的妫河支流绕着园区流,夏天有青蛙叫,冬天结层薄冰像镜子。墓区按植物命名,“松鹤区”的松树比人高,“玉兰区”的玉兰花春天满树白,连指示牌都是老工人刻的木质牌,歪歪扭扭的小字透着家常——“这样像家里的木牌子,亲切”。免费的电动导览车师傅穿着蓝布衫,看见老人就扶:“阿姨,松鹤区第三排,去年你带的枣糕我还记得。”停车场大得周末也不堵,卫生间干净得能照见人,洗手池边还摆着洗手液——细节里的贴心,比地址更让人安心。
其实很多人选择这里,不是因为地址好找,是因为“这里像家”。张阿姨的老伴是退伍军人,生前说“长城是根,走了要守着根”。现在她每次来,都坐在墓前倒点白酒:“老陈,长城的风来了,像你当年的军号。”刚工作的小吴把奶奶骨灰迁来,奶奶没见过长城,现在能看见烽火台:“奶奶,那青砖像你腌咸菜的坛子。”还有年轻夫妻给夭折的孩子选“玉兰区”,因为孩子爱玉兰花:“风一吹,花瓣落墓上,像孩子在笑。”
要是想安安静静和亲人说话,选周三到周五上午来,人少能听见鸟叫;春秋季上午10点前最舒服,太阳不晒风也轻;带老人记得租轮椅,门口就有免费的。所谓“归处”从来不是门牌号,是“能找到亲人的感觉”——就像八达岭的风裹着槐叶香往心里钻,你来了,就知道,这里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