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天总带着点温凉的诗意,法桐叶飘成金蝶,银杏铺成小扇,连风里都裹着槐花香——这样的季节里,总有人会想起通惠陵园的树葬区,想起那些藏在绿意里的“归处”。

通惠陵园藏在朝阳区高碑店乡的通惠河畔,具体地址是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东。说起来,这个位置倒像选在了城市的“呼吸口”——往西是热闹的高碑店古家具街,往东挨着京通快速路,往南走几步就是通惠河的碧波,既有城市的便利,又沾着河水的清灵。第一次来的人总说,没想到繁华的东四环边上,还有这么一块能听见鸟叫的地方。

通惠陵园的树葬区叫“绿苑”,听名字就带着生机。走进来,每一排树都是不同的品种:有开着小白花的流苏树,有结着小红果的金银木,还有四季常青的侧柏。每个树葬的位置都挨着树坑,骨灰盒埋在地下,上面种上一棵小树苗——几年过去,树苗长成大树,枝叶垂下来,就像给亲人盖了层绿被子。常来的王阿姨说,她给老伴选的是棵流苏树,今年春天开了满树花,风一吹,花瓣落进她的衣领里,她忽然觉得,老伴是在跟她“挠痒痒”。这里的风确实比别处软,因为树叶多,能把京通快速路的噪音都滤掉;这里的阳光确实比别处暖,因为树影碎,能把思念都揉成光斑。

要是问怎么去最方便,常来的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开车的话,从京通快速路高碑店出口出来,往通惠河方向拐,跟着蓝底白字的“通惠陵园”路标走,十分钟就能看见大门——门口的石狮子旁边摆着两盆月季,是守园的老张种的,红得像火;坐公交的话,363路到“半壁店东站”,下来往东边走500米,路过一个卖煎饼的小摊子,再穿过一片竹林,就能闻到陵园里的槐花香;要是喜欢慢节奏,骑自行车最舒服,沿着通惠河的绿道走,两边是垂柳和芦苇,风里飘着河水的腥甜,没等进陵园,心情就先静下来了。

北京树葬通惠陵园地址-1

有时候会碰到守园的老张,他总坐在门口的石凳上晒太阳,腿上放着个保温杯。他说,每天清晨都能看见有人来给树浇水,有人蹲在树底下说话,有人把桂花糕放在树坑里——上星期有个小姑娘,抱着刚买的多肉,往她妈妈的树底下种,说“妈妈以前最喜欢养多肉,现在让它们跟树作伴”。老张摇着蒲扇笑:“这些树不是‘坟’,是‘家’,是亲人换了种方式陪着咱们。”

其实在北京这样快节奏的城市里,能有这么一块地方挺难得的——它不偏不倚地卡在城市的“缝隙”里,既有能摸到的便利,又有能抱住的绿意。你看那些树,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落雪,每一个季节都在跟亲人“对话”;你看那些来的人,有的带着孩子,有的扶着老人,有的独自一人,却都带着温柔的神情——因为他们知道,这里不是终点,是“再见面”的另一种方式。

风一吹,树上的叶子沙沙响,像是谁在轻声说“我在这儿”。通惠陵园的树葬区,其实就是北京给思念留的一个“信箱”,把想说的话埋在土里,让树替我们收着,让绿替我们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