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我陪家里的爷爷奶奶去凤凰山陵园选墓地。原本以为就是挑块“土堆”,没想到进了门才发现,这里的每一块墓位都像小区里的房子,有“景观”“户型”“温度”的区别,价格也跟着这些细节悄悄变着数。

凤凰山的区域划分带着点诗意,沿盘山公路往上走,“映翠区”挨着中心小湖,风里飘着樱花香;“松涛区”藏在老松树林里,连风都带着松针的苦味;“静安区”在山脚缓坡,边上立着棵两人合抱的老槐树。爷爷奶奶最在意“能晒到太阳”,先去了“映翠区”——站在湖边墓位旁,爷爷指着湖对面的亭子说:“你奶奶一辈子爱干净,这儿能看月亮,比老家土坟强。”可价格要7万多,奶奶拽了拽他的袖子:“太贵,去那边看看。”走到“静安区”,老槐树的树洞里塞着小朋友的玻璃弹珠,奶奶摸了摸树干:“像老家门口那棵。”一问价格4万5,爷爷立刻点头:“就这儿,能闻槐花香。”原来位置的差价,是“像老家”的回忆在定价。

选好区域,接下来挑墓型。销售姑娘翻着画册说:“最火的是芝麻白花岗岩立碑,底色匀净没杂纹的要5万2,带梅兰竹菊浮雕的贵8000;生态树葬是埋在银杏树下,立块小铜牌,只要1万2,年轻人说‘陪树长大更有意义’。”奶奶凑过去看树葬照片,金黄的银杏叶里挂着小铜牌,像挂着个小铃铛:“要是我选这个,每年春天能喝银杏茶不?”销售姑娘笑着点头,奶奶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她还是更想要“能刻上名字的石头”。墓型的差价,是“想要什么样的告别”的选择。

凤凰山陵园选墓地价格-1

临走前,销售姑娘提醒我们注意隐形成本:“管理费每年每平米30元,交20年是2700块;刻字每个字5块,20个字刚好100;鲜花常年布置一年1200,要是偶尔来自己带花也成;对了,行动不便可以免费派车接,提前一天说就行。”爷爷掏出计算器算:“这些该花,总不能让你奶奶的‘家’乱糟糟。”原来价格里的“隐藏项”,是“想把一切都安排好”的心意。

那天夕阳把凤凰山染成橘红,奶奶摸着包里的宣传册说:“选墓地跟当年选婚纱一样,得挑喜欢的。”爷爷接话:“可不是嘛,要让她住得舒服。”我望着窗外的山,突然明白凤凰山的价格从不是冰冷数字——它是映翠区的樱花、静安区的老槐树、树葬的银杏树,是我们把对亲人的牵挂,揉进每一个选择里的温度。

凤凰山陵园选墓地价格-2

其实选墓地最珍贵的从不是价格标签,是我们把“像老家”“能晒太阳”“刻清楚名字”这些小愿望,一点点变成亲人的“家”。凤凰山的价格里藏着的,从来都是人心底最软的那部分——对亲人的不舍,对回忆的珍惜,还有想给他们最好的心意。

凤凰山陵园选墓地价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