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说起身后事的安置,不少人会先想起位于昌平区兴寿镇的天山陵园。作为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的合法经营性陵园,它背靠燕山余脉,前有京密引水渠流过,松柏林立的园区里,风穿过枝叶的声音都带着温柔——很多老北京人说这里“接地气,不冷清”,于是成了不少家庭安放亲人的首选。
大家最关心的价格,天山陵园分得挺细。先讲最常见的传统墓,这类墓多是石材结构,有立碑和围栏,位置集中在园区核心区,比如靠近主干道或景观湖的地方。价格主要看面积与材质:0.8平米的花岗岩立碑墓大概8-12万;1平米左右的汉白玉墓会到15-20万。其实传统墓的位置有小技巧,靠后的山坡位置视野好,价格比前排略高一点,但走上去不过几分钟,性价比反而更实在。
这些年年轻人爱选生态墓,毕竟环保又轻量。天山陵园的生态墓做得有心意:树葬是把骨灰埋在树下,地面立个小金属牌;花葬用花坛代替墓穴,春天能开一片二月兰。价格很亲民——树葬2-4万,花葬1.5-3万。有年轻人说,这样的方式“像亲人没走,每年看花开,就是和他们一起等来了新季节”。
想给亲人留份个性,艺术墓值得看。天山陵园的艺术墓是设计师定制的:喜欢书法的老人,可以做毛笔造型的碑;爱画画的,能把逝者作品刻在碑上。基础款艺术墓10-15万,复杂定制款(比如带雕塑)会超20万。有朋友选了小提琴造型的艺术墓,说“妈妈生前爱拉琴,每次来看到碑,就像她还在沙发上练琴”。
选墓时还有些细节要留意:管理费是20年一交,每年大概是墓价的1%,比如10万的墓每年1000块;要问清楚园区服务,比如有没有免费祭扫班车、代客祭扫;朝向尽量选坐北朝南或朝东,早上有阳光,不会太阴凉。
其实选墓从不是单纯比价格,而是找一份安心——亲人喜欢安静,就选树葬;爱热闹,选传统墓前排;想留个性,选艺术墓。有空去天山陵园走走,摸摸松枝的温度,看看湖边的垂柳,说不定就能找到“对的位置”——毕竟最好的归宿,从来都是“像他们还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