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客厅,母亲把熬好的小米粥盛在碗里,忽然抬头说:“明天想去西静园看看你爸,不知道要不要预约啊?”我放下手里的工作,忽然想起上周同事的经历——她清明去西静园没提前约,结果在门口等了半小时才进去。其实很多人面对祭扫这件事,最在意的不是流程,是怕因为没准备好,误了和亲人“见面”的时间。关于西静园的预约,其实没有固定答案,全看“人流量”。作为海淀这边运营了几十年的公墓,西静园的规则很实在——平时不挤的时候,敞开了让进;人多的时候,就得按预约来。比如工作日的周一到周五,早上9点的公墓里,只有保洁阿姨在扫落叶,偶尔能碰到一两个来祭扫的人,直接刷身份证登记就能进;可到了清明前的周末,或者冬至前三天,门口的队伍能排到五道口地铁站,没预约的根本进不去,安保师傅会笑着递上一张预约流程单:“下次记得提前约,今天人实在太多啦。”所以明天要不要预约,先看日子——要是周二周三这样的工作日,大概率不用;要是周末,或者赶在中元节、寒衣节前后,那稳妥点还是提前1天在公众号上约个时间段。想确认得更准,就找官方要答案。西静园的官网首页有“祭扫服务”板块,点进去能看到最新的通知;或者直接搜微信公众号“北京西静园公墓”,底部菜单“预约祭扫”点进去,选明天的日期——要是能选9:00-11:00、11:00-13:00这样的时间段,说明需要预约;要是显示“今日无需预约”,那就放心去。实在嫌麻烦,打咨询电话62591684就行,我上周刚打过,接电话的大姐特别耐心:“明天周二,不用预约,带好身份证,别带烧纸啊。”比在网上瞎查靠谱多了。就算不用预约,也有几点要记牢。身份证是必须带的,门口要刷证登记;现在西静园全面禁烧,连香都只能用无烟的小香,与其带香,不如带束鲜花——白菊或者黄百合都行,既环保又好看,放在墓碑前,风一吹,花瓣轻轻动,像亲人在回应你。还有,公墓里的路有点绕,尤其是西边的玉兰区,树长得密,要是记不清墓位,进门找导览台问一下,别自己瞎转,耽误了和亲人说话的时间。母亲说,她其实不在乎要不要预约,就是想坐在父亲的墓碑前,把最近的家常慢慢说一遍:“你种的那盆月季,今年开了三茬花,红得像火;孙子昨天学会了骑自行车,非要骑给我看,摔了一跤也不哭;我上周去社区学了做包子,下次来给你带两个,还是你爱吃的茴香馅。”这些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藏着最浓的想念。而我们提前查好预约、准备好证件和鲜花,不过是为了让这份想念,能更顺顺利利地抵达——不用在门口着急,不用因为带了违禁品被劝返,就能安安静静地和亲人“聊聊天”。其实啊,祭扫从来不是形式,是心与心的连接。西静园的柏树一年年长高,墓碑上的名字越来越清晰,而我们带着想念去,带着安心回,就是对亲人最好的告慰。至于明天要不要预约?查一下官方信息,就像出门前看天气预报一样,不过是为了让这趟“赴约”,更温暖一点,更从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