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公交站的玻璃棚,张阿姨攥着一把沾着晨露的白菊,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来划去——她要找的是万佛华侨陵园的预约入口。明天是老伴的忌日,她想早去会儿,可昨晚刷到有人说“现在要预约”,心里就犯了嘀咕:“我年纪大了,不会操作可怎么办?

其实像张阿姨这样的顾虑,陵园的工作人员早就想到了。万佛华侨陵园实行的“预约制”,从来不是“一刀切”的限制,而是为了让祭扫更从容。日常时段(周一到周五)提前1天预约就行,周末或清明、冬至这样的节日建议提前2天,操作方式很接地气:微信公众号搜“万佛华侨陵园”,点“祭扫预约”板块,填好身份证号、亲属墓位编号和联系电话,选个合适的时间段,一分钟就能完成。要是真的不会用手机,打陵园的服务电话(010-89805555),工作人员会耐心帮着登记。还有人问过:“没预约直接去能进吗?”答案是“非高峰时段可以现场登记,但尽量提前”——毕竟陵园的初衷,是让想念有处可去,不是把人挡在门外。

万佛华侨陵园明天需要预约吗-1

为什么要做预约呢?住在附近的陈师傅最有体会。他每天早上去陵园散步,以前周末总能看见入口的车排到马路上,小径挤得转不开身,想找个石凳坐会儿都难。现在好了,预约限流后,玉兰树底下的石凳总留着空位,保洁阿姨能及时把落在墓前的花瓣扫成小堆,不会堆得满路都是。上回他碰见个小姑娘,抱着吉他坐在墓前弹《小星星》,周围安安静静的,只有风跟着旋律晃——要是以前,肯定会有人凑过去看,哪能有这样的清净?陈师傅说:“预约不是‘管着人’,是‘疼着人’——让每一份想念都能慢慢讲,不用急着挤。”

常去的人还总结了些“小技巧”:预约时备注“需要轮椅”,陵园会提前把便民服务车停在入口;带手写的信比烧纸好,纸角被风掀起的样子,倒像有人在轻轻翻;要是忘了买鲜花,门口的便利店有保鲜的百合,比路边摊的更持久。上周去的李姐说:“我预约时填了‘墓位在玉兰区第三排’,到了入口工作人员直接指了路,省得我绕着树桩找半天——这预约,倒像给想念开了条‘快速通道’。”

傍晚的时候,张阿姨在邻居小美的帮忙下完成了预约。她把“预约成功”的提示音反复听了三遍,又把截图存进相册最前面。包里的桂花糕还是热的,那是老伴生前最爱的“小时候的味儿”。她望着窗外的夕阳,嘴角弯了弯:“明天我要早去,把糕放在石台上,再给你剥个橘子——对了,我没等很久,预约可快了。”

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吹得桌上的白菊晃了晃。明天的万佛陵园,玉兰会开得更盛,小径上会有细碎的阳光。那些提前敲好的“预约”,不过是陵园给每一份深情的“小铺垫”——让你不用慌,不用等,就能好好说一句:“我来了,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