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墓地这件事,最让人心里发慌的就是“跑空”——上周陪同事李姐去选墓,她母亲刚去世,连着跑了三家陵园都被告知“没位置了”,最后站在金山陵园的门口,她攥着母亲的照片小声说:“要是这里也没了,我都不知道该去哪。
金山陵园还有墓地吗”这个问题,我特意找陵园的工作人员聊了聊——目前金山陵园确实还有少量存量墓位,但真的是“卖一个少一个”。这些墓位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园区北侧的传统立碑墓,剩下的都是之前预留的小面积款,适合想要“有块碑能靠一靠”的家庭;另一类是近年推出的生态葬区,比如树葬和花坛葬,墓位藏在绿树或者花丛里,价格比传统墓低三分之一,最近问的年轻人特别多。工作人员说,光是上周就有七户家庭来问生态葬,其中三户当场定了位置。
为什么大家都盯着金山陵园?其实不是没原因的。先说环境,陵园里有一条两公里长的银杏道,秋天的时候叶子落得满地金黄,不少家属选墓时都会特意找靠近这条道的位置——就像李姐最后选的那个墓位,正对着第三棵银杏树,她摸着墓碑说:“我妈以前最爱捡银杏果做枕头,现在她能天天看着银杏叶落下来。”再讲交通,从市区走快速路四十分钟就能到,地铁11号线终点站出来有免费接驳车,司机师傅会帮着搬花圈和祭品,对于没车的家庭来说特别贴心。还有服务,陵园有个“终身顾问”制度,选墓时会有专人陪着逛,从墓位朝向到管理费怎么收,都讲得明明白白;以后要是想给墓碑刻字或者打扫,打个电话就能约,不会像有些陵园“卖完就失联”。
不过要提醒大家:既然是存量墓位,肯定是“手快有手慢无”。比如生态葬区的树葬位,上周还有八个,这周就只剩三个了;传统墓区靠近水池的位置,昨天刚被一位大叔定走。要是真的打算选金山陵园,建议提前一天打个电话预约——陵园会留一个顾问等着,帮着规划路线,避免跑过去却没看上合适的。选墓的时候别光看“位置好不好”,记得问问这些细节:管理费是一年一交还是十年一交?以后能不能加刻名字?墓位周围有没有排水系统(怕下雨积水)?要是有老人一起去,记得借个轮椅——陵园的台阶有点多,老人走起来累。
其实选墓地从来不是“买一块地”,它是给亲人找一个“能常来看看的地方”。就像李姐选完墓的那天,她坐在银杏道的长椅上,把母亲的照片放在腿上,轻声说:“妈,以后我每周都来,给你带碗糖心蛋,就像你以前给我做的那样。”我们要的,不就是这样一份“能继续牵挂”的安心吗?如果你也在找墓位,不妨去金山陵园看看——那些剩下的存量墓位,说不定正等着某个“想给亲人一个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