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走的那天,客厅的百合刚开,香得让人鼻子发酸。我们姊妹几个坐在沙发上翻手机,翻来覆去就想找个“能让老人住得踏实”的地方——朋友提了一嘴宝云岭,说那里树多,风过的时候有叶子响,像老人以前在阳台摇蒲扇的声音。

先没急着去,先翻了宝云岭的官网。网页做得很实在,没有花里胡哨的动画,直接列着园区布局、服务项目,甚至把墓位的价格区间标得明明白白。打了个电话过去,接电话的姑娘声音温温柔柔,问清我们的需求,说“明天上午过来吧,我带你们慢慢看”。

第二天早上下着细毛毛雨,园区的柏油路擦得发亮,两边的香樟树把雨丝都滤成了碎金。姑娘举着伞走在前面,鞋跟轻轻磕着地面:“这边是福泽区,向阳,上午十点就能晒到太阳;那边是静雅区,挨着小池塘,夏天有青蛙叫——您家老人以前爱不爱热闹?”我们说老人一辈子喜静,就带我们往静雅区走。路两旁的樱花树刚抽新芽,枝桠上挂着小小的红丝带,是之前的家属系的。走到第三排,姑娘停下来:“这个位置靠里,旁边有棵老槐树,去年春天开得特别密。”我蹲下来摸了摸墓碑的边角,花岗岩的质感凉丝丝的,却很光滑,刻字的凹槽里抹了金粉,太阳一照很亮。老人以前总说“房子要向阳,地板要擦得亮”,站在这里抬头看,阳光正好穿过树叶洒在碑面上,像他以前坐在阳台晒背的样子,我们对视一眼,就定了这儿。

接下来办手续倒没想象中麻烦。提前问过要带的东西:身份证、老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装在文件袋里带过去。工作人员把资料摊在玻璃桌上,一项一项核对:“墓位费是六万八,管理费每二十年交一次,这次一起算的话是八千;刻字费是按字数来,您看要刻什么内容?”她把样本递过来,是隶书,笔画舒展,像老人写的毛笔字。我们选了“先考张公讳德顺之墓”,后面加了句“岁岁春至,樱花相伴”——那是老人以前在公园拍樱花的口头禅。签合同的时候,她特意把“不得私自转让”“管理费包含园区维护”这些条款勾出来,说“您别急,慢慢看,有不懂的随时问”。缴费是刷卡,pos机打出小票的瞬间,她把一本绿色的《墓位证书》递过来,封皮上印着宝云岭的logo,是棵长青树。

宝云岭墓园购买墓地流程-1

安葬。那天请了礼仪公司,工作人员早早就等在墓位旁,铺了红布,摆了老人爱吃的桃酥和茉莉花茶。棺材放下去的时候,风突然吹起来,樱花花瓣落在红布上,像老人以前给我们塞在书包里的糖纸。之后每到清明,手机都会收到宝云岭的短信:“明日气温18度,园区已为您的墓位打扫干净,如需鲜花可提前预约。”上回去祭扫,碰到保洁阿姨在擦墓碑,她举着抹布笑:“我记得这家人,去年春天来挂过樱花枝。”蹲下来一起擦的时候,阿姨说:“你们选的位置好,这棵槐树是老园长种的,有三十年了,风从来都不猛。”

现在每次去宝云岭,都会绕到樱花树下去坐会儿。风穿过树叶的声音,像老人以前拍我们后背的节奏;墓碑上的金粉还是亮的,刻的字没有褪色;远处的池塘里有鸭子游过,嘎嘎叫两声,倒显得园区更静了。其实买墓地哪有什么复杂的流程?不过是找个懂你的人,带你看个合心意的地方,把该办的手续讲清楚,让你知道“以后有人帮你守着”——这就是最安心的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