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的长青园门口,保洁阿姨刚扫完最后一片落叶,张阿姨就攥着手机站在了闸机前。她戳了戳屏幕上的预约码,跟旁边拎着菊花的大姐念叨:“幸好提前三天在公众号约了,不然昨天我家小子说‘妈你别忘约’,我还嫌他啰嗦呢。”旁边的大姐也点头:“我上回冬至来没预约,排了四十分钟队才进去,冻得手都僵了。
其实像张阿姨这样的困惑,很多打算去长青园祭扫的人都有——到底哪些日子得提前预约?别急,把这些情况捋清楚,下次去就稳当了。
最得记牢的是祭扫高峰期。每年清明前后10天(一般是4月1日到10日)、冬至前后7天(12月18日到24日),这两个时间段是绝对要预约的。园里的工作人员说,去年清明单日客流量破了一万二,要是没预约系统分流,门口得堵成“菜市场”。尤其是清明假期的头两天,早上八点到十点是峰值,你要是没约直接来,大概率得站在门口等,或者被引导到临时等候区——毕竟园里要控制实时人数,避免扎堆引发安全问题。还有些特殊日子比如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虽然不如清明热闹,但近几年去的人也多了,最好提前1-2天预约。
再说说周末和日常的区别。平时工作日(周一到周五)去,园里人不多,直接带齐逝者身份证、墓位证就能进,不用预约。但要是赶上周六日,特别是春秋两季的祭扫旺季(3月到4月、11月到12月),周末的人流量能比工作日多三倍。上回我陪邻居李叔去,周六上午十点到的,门口已经排了二十来个人,保安大哥举着喇叭喊:“没预约的同志先扫二维码约一下,今天上午还有50个号。”李叔赶紧掏手机,好在约得快,没等多久就进去了。要是赶上那种连阴雨刚停的周末,大家都攒着去祭扫,没预约的话可能得等更久。
还有些特殊情况得注意。比如要是你打算去的是长青园里的“生态葬区”(比如树葬、花葬),不管是不是高峰期,最好提前一天预约——不是因为人多,是生态葬区需要工作人员提前整理场地,比如给树坑添点土、给花槽浇点水,让家属过来的时候更整洁。要是你带的行李多(比如大束鲜花、祭祀用品),或者需要园里提供轮椅、雨伞之类的便民服务,预约的时候可以备注一下,工作人员会提前准备好,省得你现场找。
其实预约这事儿,说穿了不是“限制”,是“方便”。上回我跟园里的王经理聊天,他说去年清明用了预约系统后,现场纠纷少了八成——以前总有人因为“我先来的凭什么不让进”吵架,现在有预约码,大家都按时间来,秩序好多了。而且预约的时候能选时段,比如你想避开高峰,选早上七点或者下午两点,人少,能安安静静跟逝者说说话。
最后再给大家提个醒:预约渠道就认准长青园的官方公众号“北京长青园骨灰林”,菜单栏点“祭扫预约”就行,别信那些第三方平台——上次有个阿姨在某小程序约了,结果现场查不到信息,急得直哭。每个预约最多能带3个人,要是同行的人多,得分别预约;如果临时去不了,一定要提前24小时取消,不然三次爽约之后,下次预约会被限制。要是还有不确定的,直接打园里的咨询电话67678600,接线的姑娘态度可好了,比你自己瞎猜靠谱多了。
其实祭扫这件事,最要紧的是心意。提前查好要不要预约,别让“没约上”坏了心情——毕竟你拎着的菊花、念叨的家常,才是对逝者最真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