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惠灵山陵园,很多老南京人都有印象——它藏在江宁谷里的山坳里,背靠着牛首山的余脉,门口那条柏油路两边种满了水杉,2018年的时候,水杉的枝叶还没长得太密,阳光能漏下碎金似的光斑。那时候陵园里的原生植被没怎么动,进了门就是一片香樟林,树底下铺着青石板路,踩上去能听见枯叶脆裂的声音,混着远处茶园飘来的清苦味,倒让来选墓的家属少了些沉重。

2018年的惠灵山,价格是跟着“景”走的。传统立碑区沿着主路排开,最受欢迎的是“松涛苑”——那里有几棵百年老松,风一吹就是满耳松鸣,花岗岩立碑的价格大概5万到7万;如果要更私密的位置,就选“竹影区”,青灰色的碑身藏在竹林里,旁边还有野菊花丛,价格要贵个1万多。生态卧碑更接地气,都铺在大片的草地里,碑面是浅米黄的大理石,只比草地高一点,价格在2万到4万之间,很多子女选这个,说“妈一辈子喜欢热闹,这样像住在草坪上”。最火的是树葬,2018年陵园刚推广两年,选一棵小松树或者桂花树,把骨灰盒埋在树根下,只立个小小的金属牌,刻着名字和生卒年,价格才1万2到2万5。我记得当时有位阿姨来选树葬,指着一棵桂树说:“我家老头子爱喝桂花酒,以后每年秋天,他就能闻着桂香等我了。”

惠灵山陵园价格2018-1

其实2018年的价格里,藏着不少“软服务”。比如陵园的保洁阿姨每天会把每块墓碑擦得发亮,连碑缝里的青苔都抠干净;如果是外地子女,陵园能帮忙代祭扫——清明的时候,工作人员会买一束白菊,摆在碑前,拍段15秒的视频发过去,配文“叔叔的碑很干净,菊花是早上刚摘的”。还有“定制碑文”,2018年是免费的:有位喜欢下棋的爷爷,碑背上刻了半局围棋;有位爱织毛衣的奶奶,碑边刻了朵小小的毛线花——这些细节不是印在模板里的,是工作人员蹲在碑前,听家属讲完故事才动笔的。

最近几年常有人问2018年的价格,其实不是只问数字。现在惠灵山的传统立碑已经涨到6万起了,树葬也到了2万5,但2018年的风里有香樟味,有松涛声,有工作人员蹲在碑前写碑文的认真。那些价格不是冰冷的数字,是2018年的阳光照在碑身上的温度,是家属坐在樟树下聊天的声音,是阿姨指着桂树说“他爱喝桂花酒”的温柔。

说到底,惠灵山最动人的从来不是价格牌上的数字,是那些藏在草木里的思念——2018年的竹影还在,桂香还在,那些刻在碑上的名字,还在等着每一个回家的人。

惠灵山陵园价格2018-2

惠灵山陵园价格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