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车窗时,我正沿着京港澳高速往西南方向开——要不是帮老家的阿姨找天慈墓园的地址,我大概不会特意走这条藏着北京南城烟火气的路。阿姨说去年冬天姨夫走的时候,她跟着亲戚来选墓,回去后把地址记混了,只记得门口有棵老槐树,还有个卖花的老太太。
天慈墓园的正门对着卢沟桥镇的张仪村路,具体门牌号是丰台区张仪村路125号。其实找起来不算难,从张仪村公交站下来往南走三百米,就能看见入口的青灰色石牌坊,上面刻着"天慈园"三个鎏金大字,字体像家里老人写的毛笔字,带着温温的力气。石牌坊旁边的老槐树得两个人合抱,枝桠伸得老长,周边的人都知道"找天慈园就找这棵树"——这就是阿姨记了半年的"记号"。
说到交通,我特意摸清楚了几种常用方式。自驾的话,从市区走京港澳高速到卢沟桥出口下,沿张仪村路往西开五分钟,路边会有蓝色的"天慈墓园"路标;坐公交更方便,338路、507路、952路都能到张仪村站,下车往南看就能看见石牌坊的影子;地铁的话14号线到张郭庄站,出A口打个起步价的车,司机都熟门熟路。我去的时候碰到个提橘子的大爷,说他每周都来,"坐地铁转公交不麻烦,就当跟老伴有个约会"。
进了墓园门,顺着中轴线走,两边的松柏像安静的卫兵,树底下摆着不少小花篮,百合和勿忘我沾着晨露。园子里有个不大的池塘,水面飘着荷叶,旁边石凳上坐着位擦墓碑的阿姨,她说"选这儿是因为老头以前爱钓鱼"。风一吹荷叶晃,我忽然懂了——人们找地址时问的"记号",从来不是数字,是藏在地址里的回忆。
离开时在门口碰见卖花的老太太,她蹲在槐树下摆着两桶白菊,花茎上的晨露还没干。我买了一束,她帮我理花茎时说"找不着路就问这棵树,周边人都知道"。捧着花站在石牌坊下往园子里望,松柏间飘着晨雾,像谁轻描淡写的思念。
其实地址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它是张仪村路的老槐树,是公交站旁的石牌坊,是卖花老太太的晨露,是每一个来找它的人心里的那句"我来了"。天慈墓园的地址在丰台区张仪村路125号,但它更在每段思念里——沿着槐花香,沿着流水声,一直延伸到某个温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