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风裹着些槐花香,李姐拎着刚从菜市场买的新鲜百合,站在宝云岭墓园入口处——上周三来还能直接进,今天却看见入口排起了小长队。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笑着迎过来:“姐,今天是清明前的周六,属于高峰时段,得提前预约才能进。”这样的对话,最近成了墓园入口的“日常”。对于常来这里的人来说,搞清楚“宝云岭哪天要预约”,比记准亲人的忌日还重要。

宝云岭墓园的“预约规则”其实很实在,就盯着三类日子:第一类是法定祭扫高峰日,比如清明假期(4月3日-5日)、冬至(12月21日-23日)、春节前三天(除夕前周五到周日),这几天不管周几,都得提前预约;第二类是周末高峰时段,即周六、周日的上午9点到11点半——别小看这俩半小时,往往集中了周末70%的人流量;第三类是特殊纪念日,比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或者墓园举办集体追思活动的日子,会提前在公众号发通知提醒。就像去年中元节,没预约的家属挤在入口,有位阿姨举着香袋急得掉眼泪:“我就想给儿子烧柱香,怎么这么难?”工作人员赶紧把她领到临时预约台,帮她刷了身份证,才让她进去——从那以后,墓园把“特殊日预约”的提示贴到了每个墓区的石柱上。

为什么偏要在这些日子设“预约门槛”?其实不是故意“刁难”,是真的怕“乱”。宝云岭占地80多亩,墓区小路窄,高峰日一来,几百号人挤着往里面走,别说好好祭扫,连转身都难。去年冬至那天,我跟着工作人员巡逻,看见一位老人抱着骨灰盒想找老伴的墓,结果被人流挤得撞在石碑上,额头擦出个红印子。工作人员赶紧把他扶到休息区,递上热奶茶,老人握着杯子叹气:“早知道要预约,我就提前一天来了。”也是从那时候起,墓园把“预约”做成了“服务”——不仅在入口设了“预约引导岗”,还专门给不会用手机的老人准备了“纸质预约单”,让工作人员帮忙填。

宝云岭墓园哪天需要预约-1

搞懂了“哪天要预约”,接下来的“怎么约”就简单了。最常用的是公众号预约:打开微信,搜“宝云岭墓园”,点底部菜单“服务”-“祭扫预约”,填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选好日期和时段(上午/下午),提交后会收到个带二维码的“电子凭证”,进园扫一下就行;怕麻烦的可以打电话预约(010-87654321),工作日9点到17点都有人接,接线员会帮你记好信息;实在赶时间,现场约也成——入口左侧有个蓝色的“临时预约台”,拿身份证刷一下,30秒就能拿到预约号。提醒大家:预约最好提前1-3天,尤其是清明、冬至这样的“大日子”,提前一周约更稳;要是临时有事来不了,记得在公众号里点“取消预约”,不然两次“爽约”,下次得等24小时才能再约。

宝云岭墓园哪天需要预约-2

上周我再去墓园,碰到了之前的李姐,她这次提前三天就约了。她举着预约二维码,顺利过了闸机,走到老伴的墓前,把百合摆好,又摸出块桂花糕——那是老伴生前最爱的。她坐在台阶上,对着墓碑说:“这次没排队,能多陪你吃口糕。”旁边的工作人员端来一杯温水,说:“姐,天凉,喝口热的。”李姐接过杯子,笑着点头:“你们这预约挺好,不用挤,能安安静静和他说说话。”宝云岭的“预约”从来不是“限制”,是想给每一份思念“留够空间”——墓区里的樱花树是去年刚种的,风一吹,花瓣落在墓碑上,像亲人的手轻轻拂过;入口的“追思墙”上贴满了便利贴,有小朋友写“妈妈,我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