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老人们常说“选块好地,就是给子孙留个根”。对于很多想给亲人找“最后归宿”炎黄陵园是绕不开的选项——毕竟它坐落在昌平区的山脚下,挨着温榆河的水脉,园区里的松柏都有十几年树龄,风一吹过松针沙沙响,倒比很多陵园多了几分“活着的温度”。但问到价格,不少人都会皱眉头:“怎么有的几万有的几十万?到底怎么算的?”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炎黄陵园的价格逻辑,帮你把账算明白。
先说说炎黄陵园的底子——它不是那种新建的园区,已经运营了二十多年,从市区开车走京藏高速大概40分钟就能到,门口有免费的停车场,祭拜的时候不用绕远路。园区分了几个区域,靠北的“福泽区”能看见远处的燕山余脉,朝南的“承恩区”采光好,冬天祭拜也不会觉得冷。这些区域的划分,恰恰是价格差异的第一个原因。
传统立碑是最常见的墓型,价格从8万到20万不等。举个例子,福泽区的“山景位”,面积1.2平米,能看到连绵的山影,旁边还有棵老槐树,很多家庭觉得“有靠山”,价格就到了18万;而承恩区靠近入口的“便民位”,面积1平米,方便推轮椅的老人祭拜,价格大概10万出头。如果你选的是生态葬,比如树葬或者花葬,价格会低很多——树葬是把骨灰盒埋在松树下,用可降解的材料,旁边挂个小牌子刻名字,价格3万到5万;花葬更简单,骨灰混在花田的土壤里,每年春天开二月兰,价格只要2万多。这些生态葬不仅便宜,还符合现在“绿色殡葬”的趋势,不少年轻人会选。
除了墓型和位置,附加服务也会影响总价。比如刻字——普通的宋体刻名字是免费的,但要是想刻老人的生平或者诗句,每字要加50块;安葬仪式也有区别,基础版是工作人员帮忙放骨灰盒、盖土,收费1000块;要是想要仪式感强点的,比如放哀乐、献花圈,大概要3000块。还有每年的维护费,炎黄陵园是每平米100块一年,主要用来打扫墓碑、修剪草木,算下来每年也就100到150块,不算负担。
其实选陵园这事,跟选房子有点像——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合心意”。比如家里老人一辈子喜欢安静,就选福泽区的山景位,虽然贵点,但每年祭拜时站在碑前,能听见风穿过松林的声音,像老人以前坐在阳台说话;要是更看重实用性,承恩区的便民位就很合适,不用爬台阶,拎着祭品也不累。还有生态葬,适合那些觉得“没必要留碑”的家庭——去年有个客户选了树葬,他说“我爸生前爱养鸟,现在埋在松树下,每天有鸟叫,比立碑强”。
最后想跟大家说,炎黄陵园的价格从来不是“一口价”,而是把“需求”拆成了具体的选项。你要的是位置、是环境、是服务,还是一份“心理安慰”?想清楚这些,再看价格就不会迷茫了。毕竟对亲人最好的告慰,从来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选了一个“让他舒服,让你安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