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风裹着青艾的苦味钻进窗户时,妈妈正蹲在衣柜前翻找外公的旧毛线帽——每年清明前,她总要把这顶洗得发白的帽子带过去,放在外公墓前的石台上。去年此时我还在抱怨:"温泉墓园的队排得比菜市场还长,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可今年同事拍着我肩膀说:"试试官网预约吧,我上星期刚用过,省事儿。"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打开温泉墓园的官网。首页没有花里胡哨的弹窗,只有个淡绿色的"2024清明祭扫预约" banner,像片刚抽芽的柳叶,看着就让人安心。点进去后,界面很清爽:先选日期——清明当天的上午时段已经剩得不多,我咬咬牙选了4月4日下午1点,想着避开高峰;接着选时段,系统提示"该时段剩余23个名额",倒不用抢;再填信息,姓名写妈妈的,电话留我的,随行人数填了3——我、妈妈、爸爸,都是外公最亲的人。填完核对一遍,点击提交,手机立刻"叮"的一声,短信里躺着预约码,还有行小字:"建议提前10分钟到达,园区提供免费饮水点。"

清明前一天下午,我们沿着导航往墓园走。路过入口时,果然看到两条队伍:一条是现场登记的,排到了路边的梧桐树底下;另一条是预约通道,只有三三两两的人。我掏出短信给保安看,他笑着指了指里面:"直走第三个路口有停车位,不用绕。"进了园区,我想起官网首页的导览图——提前存到了手机里,顺着标注的"松鹤区3排12号",没五分钟就找到了外公的墓。去年我在园区里转了二十分钟,问了三个工作人员才找到,今年倒像走回自己家的老巷子,熟门熟路。妈妈把毛线帽轻轻放在碑前,又摸出外公爱喝的龙井,倒了一小杯在石台上:"爸,今年没让你等,我们提前来了。"

园区里的风很软,吹得墓前的菊花晃了晃。不远处有个志愿者姑娘,正帮一位阿姨摆弄手机:"阿姨,您点这个官网入口,选4月6日对吧?对,填您的名字,电话留您女儿的,这样她能收到提醒......"阿姨戴着老花镜,凑在屏幕前看:"这么简单?我以为要填好多表呢。"志愿者笑着说:"就是让大家方便,不然您这么大岁数,排队多累啊。"我站在旁边听着,忽然觉得"官网预约"不是个冰冷的流程——它是给妈妈省出的擦碑时间,是给阿姨免去的排队辛苦,是给每一份想念留的"提前量"。

温泉墓园官网预约-1

临走时,妈妈蹲在墓前摸了摸碑上的字:"明年还约这个时间吧?"我掏出手机晃了晃:"行,提前两周就定好,省得你又念叨。"风里飘来远处的桂花香——墓园的角落种了几棵桂树,外公生前最爱闻。我忽然想起,官网首页还有个"亲情留言"板块,回去后要写一句:"外公,今年的龙井比去年的香,我们没排队,下次还来。"

温泉墓园官网预约-2

其实啊,预约从来不是形式。它是把对亲人的牵挂,变成提前做好的功课;是让那些想说的话,不用被排队的烦躁打断;是墓园用科技裹着的温柔——你为想念留了心,它就为你铺好路。就像那天的风,没有呼啸,没有燥热,只是轻轻裹着你,让你有足够的时间,跟最亲的人,好好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