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两周,我陪着刚从老家来的母亲去福田公墓看父亲。在地铁上母亲还攥着手机念叨:“我昨天翻了半天官网,到底用不用预约啊?别白跑一趟。”这句话倒提醒了我——身边很多人对福田公墓的预约规则都有点糊里糊涂,干脆把我这段时间摸清楚的情况整理成篇,给要去的人当个参考。
先直接答最核心的问题:福田公墓日常祭扫不用预约,但清明、冬至等高峰时段需要提前预约。去年清明我就碰见过没预约的阿姨在门口急得掉眼泪,工作人员解释说高峰日每天限流5000人,必须凭预约码和身份证进。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安全——福田公墓的园子不算大,高峰时人挤人容易出意外,控制人流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安安静静跟亲人说说话。
要是赶上高峰需要预约,流程其实很简单。打开微信搜“北京福田公墓”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祭扫服务”里的“祭扫预约”,填好姓名、身份证号、祭扫日期和同行人数(最多3人),提交后会收到预约码,截图保存就行。提醒一句:预约码要和身份证对应,不然进不去门——上次我帮邻居阿姨预约,她忘带身份证,还是工作人员帮忙查了半天信息才放行,耽误了不少时间。
日常祭扫虽然不用预约,但也有小细节要注意。比如开放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周末人会比平时多一点,但不用怕排队;第一次去的人别着急找墓位,公众号里有“导览地图”,输入亲人的姓名就能定位,或者门口有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比导航还熟。我母亲第一次去的时候,就是志愿者帮着找到父亲的墓——“阿姨您跟我来,3区第8排,顺着那排松树走到底就是”,几句话就让我们少走了好多弯路。
除了预约,还有些“隐形”小贴士得说说。比如文明祭扫的要求:福田公墓早就禁止烧纸、放鞭炮了,只能用鲜花或者绢花,门口的便利店就有卖,10块钱一束的白菊很新鲜;要是想给亲人带点“心意”,可以带盒他生前爱吃的点心,但别留太久,天气热容易坏。还有,福田公墓里藏着不少名人墓——老舍、曹禺、冰心的先生吴文藻都在这儿,上次我陪母亲扫完墓,顺着导览找到老舍先生的墓,母亲摸着墓碑上的“舒舍予”三个字说:“原来他也在这儿,难怪这园子这么静,连风都轻。”
最后再总结一下重点:日常祭扫直接去,早8晚5不用等;高峰时段(清明前10天、冬至前5天)一定要提前1-3天预约;不管什么时候去,身份证和健康码都得带好。其实说到底,要不要预约只是个形式,最重要的是那份想跟亲人说说话的心意——就像母亲说的:“哪怕只是蹲在墓前说句‘我来了’,他也能听见。”
希望这篇文字能帮到像我母亲那样的人,不用再对着手机犯愁。要是还有不清楚的,直接打公墓的电话问——010-68166826,工作人员态度特别好,比我讲得还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