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的周末,我跟着舅舅去天山陵园给外婆扫墓。清晨五点从市区出发,两个小时的车程里,舅舅抱着外婆的照片,一直盯着窗外掠过的白桦林——那是外婆生前最爱的树,说过等老了要在树下盖间小房子。等把外婆的墓碑擦得锃亮,把她最爱的金丝皇菊摆好,已经是中午十二点。舅舅揉着发酸的腰说:“今晚得找地方住,年纪大了,熬不了夜赶回去。

从陵园正门出来往南走十分钟,巷口的“松间居”民宿飘着饭香。白墙灰瓦的院子里,王阿姨正蹲在月季丛边摘杂草,看见我们就笑:“来啦?标间刚收拾好,晒了一上午的棉被,暖得很。”标间价格180元一晚,大床房加20块,要是带小孩,阿姨会把闲置的小床搬进来,不收额外费用。桌上摆着刚煮的玉米和腌萝卜,都是她自己种的——“扫墓累,吃点热乎的垫垫肚子”。夜里躺在被子里,能听见窗外松涛的声音,像外婆以前拍着我后背的节奏。

天山陵园住宿价格-1

要是想住得更便利,沿着主路再开两公里,有两家连锁快捷酒店。比如XX连锁的标间,平时250元一晚,清明高峰会涨到300元,但胜在干净、有停车场,楼下还有24小时便利店。前台小姑娘会提醒:“明天早上去陵园的话,七点前走不堵车,我给你们留份早餐打包——豆浆要热的还是温的?”要是对住宿品质有要求,往市区方向再走三公里,有几家精品酒店,价格在400-500元之间,房间里有大窗户,能看见远处的天山轮廓,适合想静一静的人。

其实住宿价格也有“小秘密”:离陵园越近的越贵,比如正门对面的小旅馆,标间要350元,但条件一般;而往东边村口走十分钟,农户开的家庭旅馆只要120元一晚,虽然没有独立卫生间,但老板会把公共浴室的热水烧得足足的,还能帮着热从家里带的祭品。还有季节差异——清明、冬至这样的祭扫高峰,价格会比平时贵30%-50%,要是选工作日来,松间居的标间只要150元,阿姨还会多送一把新鲜的艾草。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松间居的院子里喝姜茶。舅舅摸着外婆的照片说:“你外婆要是在,肯定爱这院子。”王阿姨端来切好的苹果,坐在旁边搭话:“昨天有个小姑娘来住,说她妈妈以前常来我这儿,现在她带着妈妈的照片来扫墓,‘就像带着妈妈回娘家’。”风里飘着月季的香气,远处的陵园里,传来晚祷的钟声——原来所谓的“住宿”,不过是给念旧的人,一个能歇脚的“娘家”。

要是你也打算去天山陵园祭扫,建议提前一周预订住宿,尤其是高峰日;要是想省钱,可以选离陵园十分钟路程的民宿,性价比最高;开车来的话,选有免费停车场的连锁酒店,比路边停车省二十块;要是带老人,优先选有电梯的房间,避免爬楼梯。其实最重要的,是找个能让你安心的地方——就像王阿姨说的:“住得舒服,才能好好跟亲人说说话。”

文章最后,我想起离开时阿姨塞给我的艾草。她说:“挂在车里,驱驱邪。”其实哪里是驱邪,是她把对每一个“念亲人的人”的心意,都揉进了那把艾草里。而天山陵园周边的每一家住宿,都藏着这样的心意——不是冰冷的价格,是给归人,留的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