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里裹着些松针的清苦,王阿姨攥着皱巴巴的旧地址条站在天通苑北站的公交站台上,眉头拧成了个小结——儿子前晚说要带她去看老伴,可手机导航总提示“目的地周边路况复杂”,她盯着屏幕上绕来绕去的箭头,忽然想起老伴生前总说“找不着路就问老槐树,树比导航靠谱”。其实像王阿姨这样的人不少,那些在搜索框里敲“天山陵园地址在哪”的人,敲的哪里是地址,是想摸一摸思念的门环。
天山陵园的准确位置在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桃林村北,背靠军都山余脉,南面正对着京密引水渠。要是自驾过来,沿着京承高速往北到11号出口(昌金路),再向东行驶8公里左右,就能看见路边“天山陵园”的青灰色石牌——牌边种着两排侧柏,叶子油亮得像擦了层蜡,风吹过来时,柏香裹着泥土的气息,倒让人心里踏实些。石牌旁边没有大广告牌,只有块小指示牌,写着“园区入口前行50米”,字是用红漆刷的,有些褪色,却很清楚。
没开车的话,公共交通也很方便。先坐地铁5号线到天通苑北站,从东北口出来后,转乘昌20路公交,坐大概25分钟到“桃林村北口”站下车。下车后往东北方向走15分钟,沿途会经过一片苹果园——春天开白花,秋天挂红果,闻着甜丝丝的,刚好能冲淡些心里的沉郁。要是觉得走路累,也可以打个网约车,跟师傅说“桃林村北的天山陵园”,大多数师傅都熟悉那片区域,毕竟周边的松柏林在远处就能看见,像一片绿云贴在山脚下。
其实找天山陵园的人,除了问地址,往往也想知道“那地方怎么样”。毕竟是安置亲人的地方,总希望它干净、安静。天山陵园的园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齐:每条甬道都铺着青石板,没有裂缝也没有杂草;两边的松柏间距刚好,既不显得拥挤,也不显得空旷;墓碑大多是深灰色的花岗岩,刻字用的金漆经过风吹日晒也没怎么掉,摸上去还有点温温的。园子的西北角有个小亭子,叫“望京亭”,站在亭子里能看见远处的京密引水渠,水面泛着银光,偶尔有白鹭飞过,翅膀尖沾着点阳光,倒添了些生气。
王阿姨后来跟着儿子找到了地方。她蹲在老伴的墓碑前,摸了摸碑上的名字,忽然说:“这地方好,能看见水,能吹着山风,跟你以前说的一样。”风里飘来一丝苹果香,是路边果园的果子熟了——原来找地址的过程,从来不是为了那串冰冷的门牌号,是为了找到那条“能走到亲人身边”的路。要是你也在找天山陵园,别着急,顺着昌金路往东,跟着侧柏走,跟着苹果香走,跟着心里的想念走——毕竟,想念从来都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