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妈妈去凤凰山陵园看外婆,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衣领,她抱着外婆最爱的洋桔梗,走两步就停住理理花茎——那束花是前一天晚上在小区楼下花店挑的,花瓣上还凝着水珠。快到陵园门口时,妈妈突然拽了拽我的袖子,举着手机凑过来:“你帮我看看,是不是得先预约啊?去年冬至排了半小时队,冻得我手都僵了。

我接过手机点开“凤凰山陵园”公众号——之前做过功课早关注了。页面上“祭扫预约”的浅蓝按钮闪着光,点进去是日期、时段和人数的选项,下面还附了行小字:“工作日非高峰(9:00-11:00、14:00-16:00除外)无需预约,节假日及高峰时段请提前1天预约”。我抬头看了眼门口的电子屏,显示实时在园人数“87人”,转头跟妈妈说:“今天周三,不用约,直接进。”

门口保安师傅听见我们说话,笑着凑过来:“阿姨,今天人少,放心进。要是清明前后那半个月,可得提前约——去年清明我值早班,六点就有叔叔阿姨排到路边,太阳晒得脸通红,我看着都心疼。”他摸了摸帽檐又补充:“其实预约不是卡大家,是让你们不用站着等,能多留点时间跟亲人说说话。”

进了陵园,柏油路两旁的松树比去年更高了,针叶上沾着晨露。路过服务中心时,看见个穿藏青外套的阿姨正攥着身份证转圈,声音里带着急:“我儿子在外地,我不会用手机,这可咋整?”柜台里的小姑娘立刻站起来:“阿姨您别急,我帮您——您想哪天来?上午还是下午?”阿姨说“下周六上午”,小姑娘手指在电脑上敲了几下,很快打印出张预约单递过去:“到时候报名字就行,不用排队。”

去凤凰山陵园需要预约吗-1

妈妈站在旁边看着,轻声跟我说:“还是现在周到,去年冬至我们排半小时队,外婆墓碑前挤得慌,想多待会儿都不行。”我想起去年的情形:细雪飘着,队伍从门口弯到停车场,妈妈缩着脖子攥着热奶茶,每隔两分钟就抬头看前面:“早知道先预约了。”

那天我们在外婆墓碑前待了四十分钟——妈妈蹲在地上擦墓碑,把碑上的青苔擦得干干净净,又把洋桔梗摆成外婆喜欢的样子,然后坐在台阶上,跟外婆说最近的事儿:“小棠涨工资了,我昨天做了您爱吃的糖藕,今天没排队,能多跟您说会儿话。”风掀起她的衣角,桂香飘过来,我突然觉得,那些关于预约的纠结,其实都是为了能多留一点温柔的时间。

回来的路上,妈妈翻着手机里的预约界面跟我说:“下次来我自己会约了,点这个‘祭扫预约’,填日期和人数就行,挺简单的。”我笑着点头,想起服务中心门口的标语:“预约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原来那些看似麻烦的流程,藏的都是想让心意更从容的心思。

去凤凰山陵园需要预约吗-2

其实关于凤凰山陵园的预约,还有几个小细节想提醒:要是带老人小孩,可以选公众号里的“优先通道”,能少走点路;要是不会用手机,直接去服务中心找工作人员帮忙,他们会耐心教;要是想早一点去(比如有些家庭有晨祭习惯),最好提前打个电话问——陵园电话是0571-xxxxxxx,接通挺快的。

最后想说,不管要不要预约,最重要的从来不是流程:带一束亲人喜欢的花,擦一擦墓碑上的灰尘,蹲下来跟他们说说话,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思念,都会顺着风传到他们耳边。就像妈妈说的:“预约是为了不用等,不用等就能多待一会儿,多说说心里话——这才是最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