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八达岭脚下,松风裹着山雾漫过陵园朱红的大门,柏油路旁的连翘刚冒出指尖大的嫩黄芽,远处长城的烽火台在雾里若隐若现——这是八达岭陵园最常有的清晨,也是很多人来找“归处”的开始。最近总有人问我“如意区的价格表”,其实在掰着手指头说数字前,我想先带你走一趟如意区的弧形小路。
如意区在陵园中轴东侧,像块被山和水捧着的玉。背倚的是八达岭长城的余脉,山岩上还留着明朝城砖的碎块;前面对着的人工湖叫“镜湖”,春天有野鸭扑棱着翅膀游过,秋天银杏叶落满湖岸,风一吹像撒了满湖金箔。区里的墓道顺着山势弯成弧形,刚好对应“如意”的轮廓——设计师说,“如意就是没有棱角的圆满”,让走的人顺着弧度,踏实地归到山里。
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如意区的墓型贴着“过日子”的实诚。最受欢迎的传统立碑用山西黑花岗岩,碑身刻浅浮雕云纹,面积约0.8平方米,湖景位15-18万(能看长城),林景位12-14万(松风更静);生态树葬选侧柏或国槐,汉白玉小碑埋树根旁,价格8-10万;家族墓能放3-5个骨灰盒,刻家族姓氏,价格25-35万。这些价格包含20年管理费、30字内刻字、第一年绿植养护,还有每年清明免费清扫——师傅会用掸子擦净碑身,按需摆小菊花。
昨天有位穿藏青外套的阿姨,攥着老伴爬长城的老照片来找墓。我带她到湖景位,她摸着碑身云纹说:“老周生前每周爬长城,说长城的风是活的,这里能看见烽火台,价格也在退休工资里。”她顿了顿:“我不是在意价格,是在意他舒不舒服。”
其实很多人选如意区,不是因为便宜,是“如意”这两个字的温度:刚好看见他爱的长城,刚好有他喜欢的松风,刚好价格在预算内,刚好让活着的人想起他时,心里松口气:“嗯,他在这里,很遂心。”
傍晚从如意区出来,镜湖水面映着长城影子,风里飘着松针香。价格表上的数字从不是重点,重点是每个数字背后的“安心”——就像如意区的风,吹过每块碑,都在说:“别怕,这里就是家。”
如意区在陵园中轴东侧,像块被山和水捧着的玉。背倚的是八达岭长城的余脉,山岩上还留着明朝城砖的碎块;前面对着的人工湖叫“镜湖”,春天有野鸭扑棱着翅膀游过,秋天银杏叶落满湖岸,风一吹像撒了满湖金箔。区里的墓道顺着山势弯成弧形,刚好对应“如意”的轮廓——设计师说,“如意就是没有棱角的圆满”,让走的人顺着弧度,踏实地归到山里。
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