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帮远在深圳的表姐预约通惠陵园的祭扫时间,她在电话里叹气:“以前每年清明都跟打仗似的——提前三天订机票,落地先打车去陵园,排半小时队拿号,再跟着人群找墓区,等真正站在爸妈墓前,已经累得没力气说心里话了。”今年我教她用公众号预约,五分钟就搞定,她发来消息说:“刚才收到短信,连导航链接都有,下了飞机直接去,终于能安安静静给爸妈扫个墓了。”

其实通惠陵园的网上预约真没想象中复杂,我自己操作过好几次,总结了几个超实用的小步骤。打开“北京通惠陵园”的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点“服务中心”,再选“祭扫预约”——界面做得很简单,连我妈这种不太会用手机的人都能跟着走。先选日期,要是想避开高峰,尽量选工作日下午,或者清明前后的周末上午早一点,比如八点半之前到,人少,能慢慢整理墓碑;接着填逝者的信息,墓区编号(福泽园A区3排5号”)和姓名得跟骨灰证上一模一样,别嫌麻烦,写错了到现场找不着墓,更着急;然后填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这俩信息要准,不然收不到预约码,白跑一趟;最后确认同行人数,最多能带3个人,填完点“提交”,不到十秒,手机就收到短信了——里面有预约码、墓区导航链接,还有温馨提示:“请携带身份证,扫码入园。”

通惠陵园网上预约-1

我跟表姐说,预约成功后还有几个细节要注意,不然容易“翻车”。第一,提前3天预约就行,不用太早,但也别临时抱佛脚——比如想下周六去,这周三就能约,要是周五才想起,大概率没号;第二,现场一定要带身份证和预约码,直接扫预约码进园,不用再换纸质票,省了排队的时间;第三,如果临时有事改时间,得提前24小时取消,比如本来约的周五,周四下午之前在公众号里点“我的预约”就能取消,不然逾期没去,会被记“爽约”,下次再预约得等30天;还有,要是家里老人不会用手机,别急,通惠陵园的服务中心有专门的“爱心窗口”,工作人员会帮忙操作,或者打客服电话(010-xxxxxxx),报上逝者姓名和身份证号,也能预约。

其实一开始我觉得“预约”是形式主义,直到上次去祭扫,看到以前挤得水泄不通的福泽园,现在变得安安静静——以前要等别人祭扫完才能凑上去放花,现在能慢慢把墓前的落叶扫干净,摆上逝者爱吃的点心,跟他说:“我买了你最爱的桃酥,还是以前的牌子,你尝尝。”旁边的工作人员跟我说,去年试运营网上预约后,投诉率少了一半,“以前总有人因为排队吵架,或者找错墓区急得哭,现在大家提前确认好信息,来了就能直接去,心情也平和多了。”

通惠陵园网上预约-2

还有一次,我帮邻居张阿姨预约,她拿着手机跟我说:“我不会用这个,能帮我填吗?”我接过手机,她在旁边念叨:“我家老头子在‘德馨园’,你帮我选下周三下午,那是他的忌日。”填完信息,她盯着屏幕上的“提交”按钮,轻轻说:“就像跟他说,我要来看你了,你等我。”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预约不是约束,是对逝者的尊重——提前确认时间,是告诉他们“我没有忘记”;提前确认信息,是不想在找墓区的路上浪费时间;限流是为了让每一场祭扫都更安静,让生者能好好跟逝者说说话。

现在再帮别人预约的时候,我会多跟他们说一句:“慢慢填信息,别急——就像跟逝者打个招呼,‘我准备好了,要来看你了’。”其实祭扫的意义,从来不是挤在人群里匆忙行礼,而是带着真心,用一点耐心去准备,让每一次见面,都值得回忆。通惠陵园的网上预约,其实就是给这份真心“留了一点空间”——少跑点腿,多留点时间,把想念说给逝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