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常有朋友问起归山陵园的价格——不是不孝,是想给亲人选个妥当的归处,又怕被复杂的价格体系绕晕。毕竟面对“人生最后一件事”,没人愿意稀里糊涂掏钱,我索性把陪人选墓时摸清楚的细节攒成一篇,帮大家理理归山陵园的价格到底怎么算。
归山陵园的墓位价格像山坡上的树影,顺着地形铺出不同层次。最接地气的是生态节地墓,价格在3-5万元之间。这种墓位不大,大多是嵌入式的小石碑,旁边种着侧柏或冬青,连墓区的小路都是碎石铺的,走上去沙沙响。我见过一位老先生选了这种墓,说逝者生前爱种花草,“这么小的地方,刚好能围个小花园,比大墓更像家里的阳台”。中等价位的是传统立碑墓,8-15万元的区间最受欢迎——碑身是芝麻白大理石,刻字用金漆,墓前有块小石板当供桌,墓区每隔几步就有石凳,下雨天祭拜不用蹲在地上。销售说,去年卖得最好的是12万的“松竹苑”墓位,因为苑子里种了大片竹子,夏天遮阴,冬天看雪,很多人冲着这份“静气”下单。再往上就是定制墓了,价格没个准数,有人要把逝者生前的书法作品刻在碑背,有人想在墓前立个小铜像,20万以上是常事,最贵的我听说过50万——墓主是位画家,家属把碑做成了画框的形状,里面嵌着他的油画原稿,连周围的花都是从他老家移栽的腊梅。
其实同一片墓区,价格差个几千块很常见,背后藏着不少“看不见的细节”。去年陪邻居张阿姨选墓时,她盯着两块相邻的墓位问:“为什么这个贵3000?”销售指着远处的“元宝山”说:“你看那座山的尖,刚好对着这个墓位,这叫‘朝山’,老人说能‘接福气’,所以贵点。”再比如墓位的位置,离主路近的比深处的贵2000,因为推着轮椅祭拜方便;碑材的差别更明显——山东青石比普通花岗岩贵1500,因为密度高,十年后刻字还能像新的一样;就连刻字的颜色都有讲究,金漆比黑墨贵500,说是“更显庄重”。张阿姨最后选了离主路50米的墓位,没要“朝山”,省了3000块,说:“逝者生前最烦讲究这些,能少花点就少花点,留着钱给孙子买奶粉更实在。”
别光盯着墓位价格,还有些“隐性费用”得算进去。最主要的是管理费,归山陵园的规定是每年按墓位价格的1%收取,比如5万的墓,每年500,一般一次交20年,也就是1万块。然后是刻字费,每个字50块,要是刻对联或诗句,得加“排版费”,比如10个字的对联要收200块——因为得调整字的大小,让整体好看。还有安葬费,大概1000块,包括抬棺的人工、铺金布、撒花瓣这些仪式,要是想加个“净穴”的环节,还得再加300。张阿姨当时算了笔账:选10万的墓,加上20年管理费1万、刻字300(6个字)、安葬费1000,总共111300块,比她原本预算的多了1万,但好在提前知道,没被吓一跳。
最后想跟大家说句实在话:选墓不是买奢侈品,不用追着贵的跑。归山陵园的老员工跟我说,最“长寿”的墓位往往是中等价位的——价格能接受,位置不算偏,碑材也耐用。要是想省钱,生态墓真的不错,现在很多生态墓做的很精致,不是以前那种“小土堆”;要是在意仪式感,选10万左右的立碑墓刚好,既能满足祭拜的需求,也不会造成经济负担。最重要的是,选个让自己